金树墩

实名认证

好书不是搜索得来的,而是不期而遇。

38 关注
135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 拍卖
转发动态
@金树墩:
上新 23件拍品
2021-12-31
1 评论 点赞
485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杂志收藏中的苦乐# 收获一本比我年龄还大的日本时尚杂志,
果真时尚是个轮回,经典永不过时。
Soen装苑 1990
7165人阅读
4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40
欢迎选购
@金树墩:
上新 8件商品
2021-10-25
1 评论 点赞
531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转发动态
523人阅读
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
欢迎关注!
@金树墩:
上新 12件商品
2021-10-23
1 评论 点赞
509人阅读
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
#有年代感的收藏品# 虽然广东的天气突然从30 ℃降到16 ℃,但仍阻挡不了我的收书热情。冒着寒风,开着小电动车,收回一批精美的《年画缩影》。被寒风吹过后,头痛欲裂,但想起了这心仪的图书,便觉得一切都值得。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节选自老舍《小病》
638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寻访旧书店# 周六下班一路奔波来到一老县城接丈母娘。
次日,看没啥事吧就去找找书店,寻数家书店,终在一家老书店淘到好书一批。老板说因为这边是老县城,年轻人都在外打工,留守在这座城的老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店里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练习册和童书,像艺术类的老书基本无人问津。
书随有缘人,咋们见到好书如获至宝,真是爱不惜手。
最后吃上爱人心心念念的云吞,算是圆满结束了接丈母娘任务,光荣回归,不枉此行!
2415人阅读
2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3
经典恒久远,时尚即轮回,美版《VOGUE》杂志1995年2月刊内页分享。
725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收书人的苦与乐# 刚好碰上雨天的收书
昨晚约好去收书,早上就盼着能有个好天气
下了一天的雨没有停止过
下班遇上晚高峰,走走停停约一个半小时
回家匆忙爬了几口饭,就出发收书
谈好价格,挑书3小时,狼狈的伴上车
虽然天气是恶劣,道路是拥堵,但是看到满车的书我心情还是非常激动,和夫人一起收书过程真让人享受回味无穷,同甘共苦值得回味
特发此动态记录记录
...展开全文
2394人阅读
3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9
强迫症的我😫
590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发布时间: 09-25 10:29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当地时间9月24日,孟晚舟女士已经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即将回到祖国,并与家人团聚。(完)
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简短但最让人值得高兴的事情。
619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焚书# 在1993年时,贾平凹出版了一本新作名为《废都》。此作一经问世,北京出版社就直接印刷了50万册。当时北京出版社大幅印刷的信心不仅来源于这个作者的名气,还来自于贾平凹当时自己说的那句“用文学反抗物质主义的腐蚀和治愈”。
不得不说,贾平凹作为知名作家,在《废都》这本书中所运用的笔法和注入的情感都可以称得上是大作。因此当时季羡林等国内多位大师都曾评价这本《废都》称,20年内,《废都》这部小说必然会大放光彩。
可在当时谁都没想到《废都》这本书命运坎坷,印刷出版后非但没有得到大众的一致认可,反而让贾平凹蒙受了不少谩骂和指责,而且因为百姓反响过于强烈,《废都》没过多久就被限制出版和进行影视改编。那么究竟是怎样一本书能够让大师和普通百姓之间有如此大的感受反差呢?
这本书的作者贾平凹是国内名声响亮的作家,他在1952年出生。1971年时,当时贾平凹19岁,他从家乡出走前往西安求学,三年之后他又在西北大学的中文系学习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那时候他就采用了“贾平凹”这个笔名。
完全可以说贾平凹是个创作领域的奇才,在1978年时,年仅26岁的他就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自此之后中国文坛中就有了此人一席之地。只不过在当时他的名声还不算特别响亮,比起其他作家,知名度还没有达到顶峰,一直到1993年,他所作的《废都》正式出版,这让贾平凹的名字更是响彻祖国大地。
事实上,虽然贾平凹在西安城里也住了20年,可他却在20年里从没有写过有关西安的任何作品,甚至这曾让他感到愧疚不已,所以贾平凹在此后也一直挂念着,能够写出一份与西安这座城市有关的小说。
当然除了这层原因以外,贾平凹创作《废都》的背景中也包括自己挫折的人生经历,他与妻子离了婚之后又被查出患上了肝病,还经历了父亲癌症去世、母亲患重病、妹妹变寡妇等一系列变故。不管是自己家庭的混乱还是社会的打击都让他开始对生活反思。也正因为如此,《废都》这部作品的创作才被提上日程,在1993年时正式出版。
在《废都》这本书中,贾平凹以拥有深厚历史的西安作为小说背景刻画了4位“名人”的日常生活,呈现了一幅色彩纷杂的“废都”之景。对于很多大师级别的人物来说,他们颇为欣赏贾平凹在这本小说中的奇特创作思路,可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他们却无法接受这部作品中各种露骨豪放地描写,这与当时中国的社会风气完全形成了冰火两重天之景。还有北大教授孟繁华公开呵斥贾平凹的这篇小说就是一种“畸形”的文化产物。
面对不绝于耳的叫骂声,贾平凹的这篇《废都》还是走上了被禁止出版和改编的道路。不仅如此,因为这部作品,贾平凹还直接从一个“清流作家”变成了大众口中的“流氓”。
不过虽说这部作品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大众的接受和认可,但却在西方掀起了一片文学·潮流。自《废都》在法国印刷出版上市后,就获得了法国大批作者的喜爱和称赞,而且在1997年时,该作品还荣获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这也让贾平凹的粉丝群体开始朝海外扩散。
幸运的是,后来伴随着时间的流转以及国人思想观念逐步放开,文学界也少了一些条框束缚,到2009年时,贾平凹的《废都》由于种种原因被解除封禁。在打消了以往的误解与偏见之后,人们更能够感受到贾平凹作品中的深刻内涵,也真正品读出了《废都》的精髓与灵魂。
...展开全文
390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武者天# 一代皇后 !!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书武士huo的女儿,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性巧慧,多权术。
637 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武氏以美貌应召人宫,始为才女,赐号武媚,时年14岁。649年,太宗死,入感业寺别发为尼。时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决计利用武媚的美貌,转移高宗对萧氏的厚宠。遂令武氏暗中蓄发,献给高宗,封为宸妃。翌年生是长子李弘,晋为昭仪。
武氏再次入宫,得力于王皇后,开始对王皇后卑躬屈节,极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后与萧淑妃有矛盾,便联合王皇后,夺去高宗对萧氏的宠爱。当萧氏失宠后,她认为自己要当六宫之主,必须把王皇后打下去。654 年,武昭仪产下一女儿,深得高宗喜爱。有一天,王皇后闲得无聊,到昭仅宫中逗小公主玩了一回,然后离去。武氏在王皇后来时,她故意避开,及王皇后离去,将小公主弄死,嫁祸于王皇后。655 年,王氏被诬以杀死小公主的罪名,废去后位,立武氏为皇后。此后又生了三子一女:李贤(章怀太子)、李显中宗)、李旦(睿宗)和太平公主。足见其专宠之地位。
武氏自立为皇后之后,开始参预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683 年,高宗死,李显继位为中宗,尊武氏为皇太后,由太后临朝称制。翌年,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睿宗,武太后掌实权。690 年,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展开全文
405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追剧了吗# 前阵子由黄晓明、尹正、佘诗曼领衔主演的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鬓边不是海棠红》不愧为一本匠心之作,当年小说更是引起一片轰动,作者写了七年,功底深厚,文笔流畅,真的带走了我的一丝魂,带入感极强。
有人说它像《霸王别姬》,同样说的是戏曲名伶的故事,同样处于三十年代,在戏曲文化繁荣之下,隐藏着国仇家恨。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是对人物的塑造更加丰满。总体来说,不论小说或是剧集,这部作品都是十分精彩。
461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又是收获颇丰的一天,元气满满,大家早上好!吉祥安康,十六追月🌛
443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