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启蒙书# 世界航空日 科技强国
历年主题
节日由来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5]

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这天由此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54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创下丰碑,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勇攀高峰。
节日历史
2007年10月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曾经宣布,自2007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8日确立为“航天日”,以促进全社会更多了解和关注航天,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6]

共9张
历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
2013年4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政协科协界委员提议设立“中国航天日”,并向大会提交了提案。8月,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提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答复,由国防科工局积极推动开展此项工作。12月25日,由国防科工局牵头,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航天系统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院士、专家20余人,对“中国航天日”的具体日期进行了讨论,并决定正式启动“中国航天日”的设立程序并上报国务院。[7]
2014年1月4日,国防科技工业局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党委书记梁小虹关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提案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讨论并提出3个备选日期:会议决定正式启动“中国航天日”的设立程序并上报国务院。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回复同意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具体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3] 。
2024年4月17日,国家航天局在京召开2024年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公布2024年航天日活动的主题、宣传海报和相关活动安排。[34]
2024年是第9个“中国航天日”,南方都市报推出“逐梦空天 聚星筑链——聚焦湾区航天力量”系列报道,探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航天路线,与航天专家学者、企业等共探湾区航天发展。[38]
节日意义
第一,把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作为开创性、奠基性的事件设为“中国航天日”,具有代表性和纪念性意义。
第二,有利于凝聚中国的力量。我们把航天梦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汇集中国力量。设立“中国航天日”有利于传承航天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笔财富,我们有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设立这个日子,有利于接续上述精神,使之发扬光大。
第三,有利于培植创新文化。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因为关键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走出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这条道路。
第四,有利于促进开放共享。航天工程是个大工程,是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国际合作,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为人类增进福祉,需要我们各国共同努力,特别是大国。[8]
发行邮票
2022年4月4日,香港邮政宣布,于4月21日发售以“中国航天发展”为题的邮票小型张及相关邮品。[17]
庆祝活动
2016年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北京航天城以升国旗、主题签名、参观等方式,庆祝这个属于广大航天战线科技工作者的特殊日子。8时40分,航天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广场,不少科技工作者早早来到这里等待升国旗仪式的开始。9时整,伴着雄伟的国歌声,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与此同时,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的主题签名活动也展开了。鲜红的条幅上印有“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和平利用太空,共谋人类福祉”24个大字。据介绍,条幅20米长、1.6米宽,代表着2016年。上面印有4句话24个字,代表着4月24日。从无人飞行到载人航天飞行,从单个飞船运行到多个航天器交会对接,从地月转移轨道到绕月探测,从环月飞行到月面巡视,从月地转移到再入返回……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深空探测工程飞行控制任务的“神经中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当天向中小学师生开放。
2017年4月24日,作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重要指示一周年之际,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西北工业大学开幕。此次“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旨在聚焦航天应用, ...展开全文
历年主题
节日由来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5]

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这天由此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54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创下丰碑,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勇攀高峰。
节日历史
2007年10月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曾经宣布,自2007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8日确立为“航天日”,以促进全社会更多了解和关注航天,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6]

共9张
历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
2013年4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政协科协界委员提议设立“中国航天日”,并向大会提交了提案。8月,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提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答复,由国防科工局积极推动开展此项工作。12月25日,由国防科工局牵头,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航天系统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院士、专家20余人,对“中国航天日”的具体日期进行了讨论,并决定正式启动“中国航天日”的设立程序并上报国务院。[7]
2014年1月4日,国防科技工业局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党委书记梁小虹关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提案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讨论并提出3个备选日期:会议决定正式启动“中国航天日”的设立程序并上报国务院。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回复同意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具体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3] 。
2024年4月17日,国家航天局在京召开2024年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公布2024年航天日活动的主题、宣传海报和相关活动安排。[34]
2024年是第9个“中国航天日”,南方都市报推出“逐梦空天 聚星筑链——聚焦湾区航天力量”系列报道,探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航天路线,与航天专家学者、企业等共探湾区航天发展。[38]
节日意义
第一,把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作为开创性、奠基性的事件设为“中国航天日”,具有代表性和纪念性意义。
第二,有利于凝聚中国的力量。我们把航天梦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汇集中国力量。设立“中国航天日”有利于传承航天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笔财富,我们有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设立这个日子,有利于接续上述精神,使之发扬光大。
第三,有利于培植创新文化。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因为关键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走出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这条道路。
第四,有利于促进开放共享。航天工程是个大工程,是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国际合作,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为人类增进福祉,需要我们各国共同努力,特别是大国。[8]
发行邮票
2022年4月4日,香港邮政宣布,于4月21日发售以“中国航天发展”为题的邮票小型张及相关邮品。[17]
庆祝活动
2016年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北京航天城以升国旗、主题签名、参观等方式,庆祝这个属于广大航天战线科技工作者的特殊日子。8时40分,航天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广场,不少科技工作者早早来到这里等待升国旗仪式的开始。9时整,伴着雄伟的国歌声,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与此同时,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的主题签名活动也展开了。鲜红的条幅上印有“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和平利用太空,共谋人类福祉”24个大字。据介绍,条幅20米长、1.6米宽,代表着2016年。上面印有4句话24个字,代表着4月24日。从无人飞行到载人航天飞行,从单个飞船运行到多个航天器交会对接,从地月转移轨道到绕月探测,从环月飞行到月面巡视,从月地转移到再入返回……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和深空探测工程飞行控制任务的“神经中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当天向中小学师生开放。
2017年4月24日,作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重要指示一周年之际,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西北工业大学开幕。此次“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旨在聚焦航天应用, ...展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