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之翼

实名认证
454 关注
214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直播
  • 上新
  • 店铺
  • 拍卖
#我的孔网捡漏故事# 所谓的捡漏,十倍的利润
发这个有人觉得会让后来的买家后悔,但是我想说,真正的书,看的是书本来的质量,而不是之前的成交价。在我看来,这三本即便在现在疲软的行情下也还是有很大空间的。所以,古籍最关键的还是个人的眼力。
4001人阅读
2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7 29
#晒晒我的年度购书账单# 今年收获也算是可以了吧,主要里面有一些便宜的钱币,显得单价低。感觉行情不好,但是孔网是越来越捡不到漏了。
1万人阅读
6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 65
麻烦各位看一下,是元刻吗,谢谢
1108人阅读
2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27
#我的捡漏心得# 没有盒人的意思,但是这位书友在春拍购得,又随即秋拍出手,并且如果当时若是捡漏也不该换了个相对更小的拍卖公司,实在是感到非常奇怪,而且这位的信誉也不是特别的高,希望能够和各位书友探讨一下(图二是江苏真德秋拍)
484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8
问一下,这是元刻吗?谢谢
5309人阅读
5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 54
#淘书小记# 麻烦各位老师能不能断个年代?谢谢!
452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哪位老师能帮忙鉴别一下年代?谢谢
422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转发动态
让中医古籍焕发新光彩
2022-05-23
5 3 77
535人阅读
2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3
转发动态
@古蔡书店:
#收书人的苦与乐#
破烂场里讨希望 废纸堆中捡生活
从2022年的元旦开始,我算是正式辞职离开了打工三年半的乡下工厂,再次成为无业人员,随着年龄地增加从官方定义的待业青年相应地升级为待业中年。插一句,为了描述准确,我查了一下中年的年龄段,发现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划分的标准,青年人:18岁至65岁。也就是说我还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有为青年,这在连续两个月少了日工资一百元的情况下无疑是一个振奋我心的好消息。
由此自我庆贺一下,我偷偷地翻看我家王上的手机,在抖音上刷刷江宁,日子美美的色香味俱全。
昨天上午,我继续履行部长的职责。十一点左右,我骑着车子到某单位为前老板办点小事,回程途中先拐到就近的一家废品收购站。
穿过院子,来到一间堆着纸箱、书本的房子里,老板说:“(我)才费了功夫把凌乱的书本装进(编织)袋子里捆扎好,没有你要的书。”
我说我打开还给你原样扎好,随手打开最上面的其中一袋,全是一个学生没怎么看过的教辅,只勉强捡出来全新的《新课标语文读本》等两本,我再原样扎好有点费劲,我笨啊我动手能力极差,糊弄一番我再也没有精力和兴趣打开下一包,算了,权当我没有来过,走人。
我拿着两本书给老板两元,老板不情愿,我“大方”地给了三元,让老板的嘟囔无处安放。我有底气收这类书,我准备周日继续在学校门口摆书摊,把这些卖给学生。
上周日我在郑州时90后就联系我,原来他一直在家,约定下一周我俩还搭帮合伙卖书。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怀里揽的手上拿的心中装的却单单只有书,也只有书。
从这一家出来,我滑着单车前行一段距离,就到了另外一家。我先打听回收报纸书本的行情,老板说八毛一(市)斤。你看,与上一家间隔不到一公里,收购价格就有明显差别,上一家给我报了一元一(市)斤。
我基本在这里还是没有啥收获,但因为几天后要出摊,还是不把钱当钱的收了一小堆本,老板用小秤称重说九斤半,我付了十九元。回到小卖部时,我点数只有十二本书,平均一本超过了一元,我怀疑秤不够头,又鸡贼地用自有的台秤复称一下,反而十斤多了,我是赚个便宜吗?
图五是我暂时清洁过的其中四本。图九是我清洁书用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常用工具。
从废纸堆里捡生活不容易啊,费时费力,还有长期滞销积压下来的大量的书。收来的书,我单单除尘去污就得耗掉相当多的时间。
首先第一步:用双手拍打、轻翻,以使书中浮尘飞散。
第二步:用第一个细毛刷扫三面书口和外封的积尘,接着用第二个细毛刷重复以上动作,再清扫护封内部和书页中间,书的折页卷角用毛刷抚平很是方便且不伤书。

第三步:用质量好(相对纸张细腻柔软、有韧性,不伤书)的纸巾湿水,擦拭封面、书脊、封底以及有护封的容易积灰的内部边缘,随即再用干燥的纸张抹干。注意一项:很多早期书的封皮不能用湿纸巾。
第四步:一般污迹,用橡皮或者酒精就可以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我收书遇到有其他污渍、顽渍的书,我会拒收,至于有价值的书则另当别论,不过我这一级别的菜鸟也没有遇到过。
第五步:有开胶脱胶的书用得上白乳胶,我是用小细毛刷蘸一点乳液,刷整个脱胶处,用手挤出多余的乳液,再用书夹夹住,等一天后去掉书夹即可。
第六步:把酒精喷在干净的纸巾上,擦拭书的封皮,这是清洁一般旧书的最后一道程序。
第七步:上架的书多少有一点价值的,会在拍照上传之后立即用自粘袋装好。
七步走完,书可以翻读、书可以上架、书可以摆摊、书可以悦目、书可以养心… 反正怎么样我都很快乐,唯一忌惮的是这一切千万不能让王上发现,否则会有我的苦头吃的。
书是我的生活,也是我的希望,我享受着舒适的生活,我充满了美好的希望。
...展开全文
2022-03-04
2 58 122
531人阅读
1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7
转发动态
@黄桷兰朵朵:
#你准备的特色年货#
没有香肠不过年
火腿肠,脆皮肠,红肠。只有它当得起香肠这名字。
我们做的有广味和麻辣两种。灌好后风干,切两片端上桌,年味就浓了。
外婆当年在乡下,是用一节竹筒,套在新鲜肠子上灌。没有多少麻辣,放点盐,烟薰一下,那个韧劲和香味,很好吃。我最爱吃节头上那点,肥肠的嚼劲足。
亲爱的外婆离开了我们。妈妈又开始在城里自己做。用一个漏斗套在肠衣上,一点点手工。这个肠衣是经处理的,刮薄了易干,没有原来的好吃。但香肠终归是好吃的,母亲又在各工序上精心处理,以后另表。总之,我家的香肠比别人好吃。后来,有了家灌香肠机,母亲灌得更多了。
而今,母亲年事已高。我开始做香肠。但都是去外面加工,统一味道,大家也不比谁家味道好吃了。省事些,我要做一些送亲友。福建人,江西人,都说我们川味香肠更好吃。
香肠是一年到头的念想,是年节的彩头。无论生活怎么样丰富,都是离不了的一道菜。愿它代代相传。
...展开全文
21世纪大学英语应用型综合教程教学参考书(2第3版附光盘) 全新正版。
¥102.00 全新
2022-01-26
1 1 61
518人阅读
1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5
转发动态
范曾为何和他的恩师们反目成仇?
2022-01-15
1 5 43
426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转发动态
@豆包书屋:
#且读且行#
【开饭啦】
今天去了集市,海鲜超级新鲜、种类丰富、价格便宜。
保持良好食欲的前提是: 适可而止,美食当前,尽量按需食用、不过量。
虽然市场上大量的海鲜,蛏子、扇贝、海蛎子、海虹、海螺、鲅鱼等等,
什么我们都想买买买,但还是理智地、只选择两种鱼: 小黄花鱼+平鱼,(均15/2斤)就收手。
其他的,以后每天换着花样来。
贝类: 鲍鱼(7元/个),以及鲜活的海虾。
拎回家,发现即使如此理智与节制,依然买多了,只做一半量的鱼就足够剩下的还得明天吃。
午餐:
^清蒸平鱼,摆盘造型是我的创意
^鲍鱼佛手瓜。鲍鱼清蒸了蘸汁好吃,但我一直觉得海鲜和蔬菜才是绝配。
佛手瓜的清甜脆嫩,跟它很搭。
^薄薄裹面炸小黄花鱼,某人作品,鱼太新鲜,炸出来金黄金黄的颜色,真的是漂亮。

2.这个集市是烟台好几个大集市其中之一,规模不小,让人印象深刻的是: 摊位有序,整齐干净,地面是铺的瓷砖、天花板是高垆穹顶。
环境敞亮开阔、通风很佳。
除了海鲜,还容纳了当地应季的农产品蔬菜水果、诱人的熟食肉品。
一站式采购,食材品质有保证,价格稳定且实惠。
熟食和特色产品,做得干净卫生、让人能放心吃。
各色各样,还有我没见过的小吃,穿梭而行。
栗子和红豆两种馅的小米糕
刚炒好热气腾腾的小海螺🐚
现炒的胶东小吃: 焖子
新鲜去壳的牡蛎(10/斤),扇贝瑶柱肉(30/斤)
现煎的整条新鲜鲅鱼
……
所以,大城市的“去烟火气”生活,增加生活成本以及养育压力,减少了生育是必然。
这种市场的气质接地气,又不杂乱、让人购物愉快。
政府对基础民生的支持,真的不是似首都那样“一禁到底”地简单关停,而是在保证形象的前提下,可以致力于提升市场品质及改善经营秩序。
中国的农贸市场,完全可以做成这样诱人、干净整洁有序、方便实惠、色彩斑斓又有烟火气的环境。其实这样的市场,欧美也有,并非是“高大上国际大都市”中的异类。
...展开全文
美国儿科学会婴儿亲子游戏:100+个有研究依据的经典游戏促进宝宝生长发育
¥20.00 八五品
2021-10-03
2 7 51
351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转发动态
@倚山斋修瓷刻印:
立秋,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翡翠也逐渐露出它的美丽,准备给定制的朋友们做牌子,想想就很开心。以后会给朋友们切更多的翡翠。
2021-08-07
1 评论 10
325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转发动态
@黑马北京:
二十年前我在纽约
这些天阿富汗每天都占据头条和头几条新闻,让我不由得想起二十年前的往事,我竟然在纽约为了普及阿富汗与中国交界的小知识跟几个西方人闹的不愉快。看护照我是二十年前的今天买了一张700$的返程机票到的纽约!麻鸭,20年!我的文学地图上从而有了纽约。
当然那种争吵首先是因为他们压根认为我在瞎编引起的,西方的这些普通知识分子其实并不关心中亚和中国,你说点什么他们基本不信,甚至认为你是编造。对他们不能恼,唯一的办法是用事实。

9.11之前的大半个月我们一直在纽约乡下的一个国际写作坊当访问作家,不舍昼夜地记录着自己的幻想。忽然在一个上午那个西班牙作家四处呼叫说世贸大楼被飞机撞着火了,招呼大家去看电视直播。这些来自各国的作家们看着飞机撞向大楼和大楼轰然坍塌的直播,瞠目结舌-一切都比他们虚构的作品令人胆寒。大家长时间里重复的一个词就是devastated,神经崩溃。

美国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了!

我们都写不下去了,几乎整天聚在电视机前木然地看电视直播,换着台看。看了两天才开始议论点什么,但大都不着边际。因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切身恐怖问题是:这一期写作坊快要到期了,下一批作家要进驻了,我们必须离开腾地方。

其实大家私下盼望的是机场彻底关闭,那样我们就有理由不走,可以安全地躲上一段时间。写作坊的负责人很是体谅民情,告诉我们:下一期的外国作家大都吓破了胆,纷纷推迟来美,反正房子空着,你们就住下去,写作坊照样管吃管住。

可机场不久就正式开放了,我们没有理由不走,唯一不走的理由就是“我害怕”。我们毅然决定如期离开美国,哪怕自己的那架飞机被什么人劫持了自己当了人肉炸弹 - 不敢想,不敢说,嘴上只是坚定地说走!

这个时候的这些访问作家们似乎每个人都代表着自己的国家,想不代表都不行,因为大家在互相询问各国政府和老百姓的态度,你来自哪个国家,你就成了那个国家的发言人,尽管你宣称那只是你个人的看法。

那天饭桌上人们问起我中国的态度,我说中国政府在事件一发生就谴责了恐怖主义,这两天又关闭了中国和阿富汗边界,防止恐怖分子潜逃到中国。

简单的一句话居然引来哄笑,他们不相信中国和阿富汗交界!一个法国诗人对我的无知表示了怜悯,随后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很同情我。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太少了,甚至不屑于了解,这是无奈的事。我只能准备饭后拿地图给他们看了。那时我们还没有手机上网,整个写作坊里也只有一个电话号码可拨号上网,很不方便,不能立即调地图看。但就在这时一个德国作家火上浇油地嘲弄说:“中国和德国的边界也要关闭了吧?”

我怒不可遏,立即要爆发。还是那个好心的西班牙作家善解人意,笑着递给我酒瓶子说:“你完全可以拿这个砸他。”大家都笑着说对,砸他。那一刻大家觉得德国作家太过分,对一个地理知识差的人也不至于这么穷追猛打。那德国人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堆笑着说:“对不起,我是开玩笑。”

饭后我回宿舍拿来随身带的世界地图,悄声对那个法国诗人说:“嘿,兄弟,我必须纠正你的错误,看看,中国和阿富汗的边界有多么窄,可能才10米吧,可那也是两国边界,照样能过卡车,别说一个拉登了。”那骄傲的法国诗人很尴尬地笑了。一起“公案”就这么了结了。

第二天,那德国作家居然首先跑来告诉我:“我听说了,是他错了,他不懂。”这似乎是在向我表示道歉。以后又有几个人对我说是那个法国诗人错了。他们居然很在意这件事,好像还查对了地图,还在背后议论了,这我没想到。连那个似乎很超然的俄国作家也突然对我说“对不起。”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当初虽然没表态,但心里相信法国诗人是对的,所以对不起我。

随着每个人访问期满,我们依次告别写作坊奔赴纽约肯尼迪机场。每个人的告别都显得沉重无比,因为大家都知道形势叵测,心里都忐忑不安,天知道会不会当了人弹。那几天,每天早晨的告别都很沉重悲凉,大家只有默默拥抱亲吻,只有一句话就是:“到了家来电话。”这是唯一可说的。

我到了伦敦就立即给写作坊打了电话报平安,接电话的恰好是那个法国诗人。这是我们那批人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平安抵达的电话都能给后出来的人增强信心,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逃走”后别人总会望着天念叨:谁谁现在正在大西洋上空,上帝保佑他,其实也是在保佑自己。愿上帝保佑我们每一个人。

如果没有悲惨的9.11事件,我们这些人不过是各自关在自己屋子里埋头写作的个体,最多晚餐时闲聊几句无关痛痒的话而已。因了9.11,我们有了透视各自心理的机会,在惨剧没有伤害到自己时居然还顾得上闹点儿小小的“国际”冲突,以后又有了相互的理解。对同样的历史事件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记忆,大难当头,我在纽约乡下的记忆除了无边的恐惧,竟还有这么鸡毛蒜皮的个人恩怨,真是意想不到。(见《我的文学地图》)
...展开全文
我的文学地图
¥33.00 九五品
2021-08-21
1 19 74
301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转发动态
@闻墨知香:
#致敬经典#
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莫高窟“藏经阁”,内含4万多件文物。
1907年、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前后以700两银两次骗取文物1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骗取文物5000件。
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以500两银骗取文物600件。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掠走一批经卷、写本,盗走第263窟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劫走彩塑数尊。
还有,据说张大千曾在敦煌临摹壁画多年,也曾揭掉不少壁画,张大千此举为不少人诟病。
季羡林先生曾经这样评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
即使现在,莫高窟的美依然是不可方物,被破坏之前的样子更是不可想象。

让我们把镜头调回到1908。
我们已经很难知道莫高窟本来的样子,只能通过这些黑白照片来管窥一斑...
...展开全文
林海雪原 一版一印 97年 初版
¥156.00 八五品
2021-08-21
1 评论 12
264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