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 读书记·34
大部头的阅读之外,还需补充一些报章杂志。《博览群书》(2013年第2期,128页,光明日报社主办,定价8元,4元购于孔网,用时4个月,推荐指数★★★)是我必备的读物之一,但会挑着看,整个风格偏向古旧题材,但不乏短制的学术文章。
“本期关注”有关日记的漫谈。我也常写日记,流水账而已,一为练笔,二为记录,至于发到网络,仅为保存而已。祝晓风写到“日记固然是为自己写的,是在当时与另一个我对话;但同时,日记也是为日后的另一个我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讲,日记也是写给时间的”。王学泰把日记赋予了严肃的意义:“真正的日记应该是作者日常生活的记录,记录自己行事、见闻、思想、情感,以及由此而发的纯属个人的议论”。
顾农的《鲁迅的长子情结与〈弟兄〉》写鲁迅、周作人兄弟决裂后,鲁迅集中思考过兄弟之间的伦理关系,写过散文《风筝》,又写了小说《弟兄》,“可能带有用美好的回忆向周作人发出信息的微意”,可惜“周作人对此毫无反应,他的昏聩实在不可救药”。晚年周作人一再强调这篇小说“主要的事情是实有的”。
偶读到《劳伦斯与出版商的恩怨过往》,作者黑马,记起前段时间在孔网的动态中读到他的文章,留言互动了一下。如在异乡遇到老乡一般的亲切。劳伦斯在成名前也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偶尔入不敷出,即便《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让他小有成功,比当时的畅销书作家班奈特要低十几倍,但是凭借股票的投资,终于过上了悠闲富足的生活,但其作品成为经典并升值时,已是在他死后了。
日记:周五叫单飞兄过来喝酒,酒后沿河散步,谈一些闲话;周末两天听讲座两场,写了一篇笔记,在读书群被赞,再去读书会,几位老同志邀请合照,有点小小的骄傲;两天有小雨,但走在复兴路,有那么多好看的姑娘,令人赏心悦目;靠近一大会址,学生与团体到访,很是热闹;周一午间同曹讨论“躺平主义”,意见不一;下午阅读;今晨醒来看法国VS瑞士点球大战,姆巴佩罚失点球,止步16强,颇为遗憾。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