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玉满堂

实名认证

发现传统文化之美。

6 关注
461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 拍卖
☀ 相信美好,便会遇见美好
别因为生活的忙碌,而错过沿途的风景

瑞瑞妈朋友圈的亲们,早啊~
​周末愉快,永远快乐[调皮]
169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希望我们每天都能像向日葵🌻一样
即使沮丧
也能面朝阳光
🏃‍♀️……
362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3
☀ ᴳᴼᴼᴰ ᴹᴼᴿᴺᴵᴺᴳ

生活是自己的,尽情的捯饬,尽情的可爱
有钱咱把日子过好,
没钱努力赚钱把日子过好
109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读书偶得# 王阳明被关进诏狱后,
身体承受廷杖的皮肉之苦,

内心为自己的政治失意而苦闷,
可谓是身心疲惫。

在这段时期内,
他想到了归隐山林的祖父,

想到了同样在朝为官的父亲,
以及他追求世间终极道理的初心,

这在他当时写下的
诗句中就有体现。

古语有言"玉汝于成",
一个人最终取得成就,

往往就要承受艰难困苦的磨砺,
就像琢磨玉器一样。

这次磨难,
对王阳明政治的成熟和心性的升华,
起到了很大作用。

不久处罚通知下达,
他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当驿丞,

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高速收费站站长,
但在当时,
贵州龙场驿几乎是地图的尽头,
而更大的考验还在等待着他。
...展开全文
272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读书偶得# 就在王阳明
才能得到朝廷认可,

自己学以致用的理想
一步步实现时,

一件本与他没有直接关系的事,
却让他跌入深渊。

原来在他33岁这一年,
孝宗皇帝朱祐樘去世,

年仅十五岁的太子即位,
这就是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正值青春叛逆,
官员们对他要求的繁文缛节和说教,

他十分反感,
于是就纵容太监把持朝政,

这个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集团
欺上瞒下、鱼肉百姓,
被后世称为"八虎"。

内阁大学士等一批高官
为打压这些宦官,

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治操作,
结果却失败反被罢官。

王阳明此时还仅仅是兵部六品官员,
在京城天子脚下可谓是人微言轻。

但他却写了一道奏疏,
劝导皇帝亲贤臣远小人,

可惜奏疏被刘瑾拦截,
并将他廷杖四十、关进死牢。
...展开全文
123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读书偶得# 在刑部的出差工作完成后,

王阳明回到京城
就又接到另一个任务,
主持山东乡试。

乡试是初级考试,
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

在各省省城举行,
考中后被称为"举人",

举人才有资格到京城参加会试。

山东是孔子的家乡,
教育氛围浓厚,

人杰地灵,
这让王阳明兴奋不已。

为此他还特意写了一篇
《山东乡试录序》,

记录了在山东的所见所感,
内涵丰富,饱含情感,

也对时政进行了思考,
表明他学以致用和经世致用的观念。

此次乡试工作结束后,
他也被朝廷由刑部调到了兵部。
...展开全文
151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读书偶得# 王阳明在工部实习期满,
工作完成的也不错,

就被正式授予官职,
在刑部上班。

刑部是古代的司法部门,
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最高人民法院。

在刑部任职期间,
他公正依法处理案件,

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了
真实的社会民情。

因为他的严谨和良知的本心,
在主管直隶、淮安等地时,
平反了很多的冤假错案。

忙完公事后,
他有一次来到了九华山,

陶醉于青山秀水之间,
内心极为宁静,

同时也写下了多首诗赋
抒发愉悦的心情。
...展开全文
148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读书偶得# 王阳明
被派往工部实习后,

被安排的第一份工作
是工程监理,

当时正在建造一位大将军的陵墓,
他接的任务就是监督工程建设。

本来这是一件相对轻松的工作,
但王阳明却将工程现场视为战场,

用兵法之道来管理工人施工,
采用军事化管理。

结果工程不仅顺利完工,
还大大提前了工期,
这让当时的人们不由对他另眼相看。

繁忙工作之余,
他仍抽出时间来
钻研当时的国家主流学问宋代理学,

宋代理学是融合儒、佛、道三教
于一体的思想体系,

因主要讨论的内容为
万事万物的义理,
故称为理学。

在当时,
理学思想有两派比较对立的意见,

以朱熹为代表的主张
通过观察万物来追求义理,

以陆九渊为代表的主张
发现人之本心来追求义理,

当时的理学精髓是
研究事物的形成、发展原理
来获取知识和认知,

但王阳明始终参悟不透,
这让他十分困惑,

这一年也是他思想冲突
最激烈的时期。
...展开全文
308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读书偶得# 回到京城后,

王阳明依然对
自己的人生困惑和迷茫,

他一边为下次的会试做准备,
一边开始钻研兵法。

权谋策略和兵法韬略,
也为他日后心学思想的
成熟完善奠定了基础。

不觉王阳明已二十八岁,
他参加了第三次会试并考中进士。

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省级考试的应试者称秀才,
考中称为举人。

全国的举人集中到
京城里举行会试,

考中者在宫殿由皇帝
亲自监考举行殿试,

殿试后根据成绩分三等,
第一等共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第二等和第三等
一般会录取几百人。

王阳明考中进士后,
被派往工部观政,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去国家建设部实习。
...展开全文
69人阅读
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