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书局

实名认证

[儒林外史]孔网书局=万件珍品[饕餮盛宴]

27 关注
240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拍卖
856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观展# 马未都:元青花玄机!

在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戒备森严的库房里收藏着40件元青花,其中不乏举世孤品,在收藏界名声远播。

元青花玄机

青花是一个非常文学化的名字,极富诗意,中国古代陶瓷中只有它这么浪漫。其他品种无论在它之前还是它之后,都以一种科学冷静的态度面世,与它同时代异曲同工的陶瓷品种“釉里红”也不叫红花,而青花也从不叫釉里蓝。我很久想不明白中国陶瓷品种为何只有青花命名鹤立鸡群。

元青花的蓝釉是饱满浓厚的蓝色。这对牡丹纹梅瓶采用了幽静深沉的蓝釉。用肥硕的笔触描画出瓶身主体上的牡丹以及多种纹饰。元代这种色泽的变化是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彻底改变了中国陶瓷固有的审美趣味。

学者们都希望找到青花的起源。今天,元代青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至正型”为准,优秀的元青花都是这个姿态。有不少学者认为,青花创烧早于元,而起于唐,而起于宋,所以有唐青花,宋青花之说。但问题是所谓的“唐青花”和“宋青花”与公认的“元青花”是否一脉相承?在胎土、釉色、纹饰、工艺、造型等要素上,彼与此之间是否存在文化血缘?

元青花出现以前,蓝色并不是中华文明的传统色调,甚至一度被认为是不吉祥的颜色。宋釉追求的是自然属性的色泽,注重“雨过青天云破处”的天青色。

青花在元代显然不是我们的文化传统,这取决于农耕民族的色尚。我们崇尚红色、黄色。红色是生命,黄色是根本。蓝色,尤其是青花之蓝在我们民族过去的文化审美中从未占有一席,我们长久以来视蓝为不吉,佛经中恶鬼有称之蓝婆的,古代乡试用蓝笔处分,称之蓝单;传说中有蓝蛇,其首含毒称之蓝药,药人即死……

蓝釉作地,反衬白色纹饰的元代青花大盘,盘面上绘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麒麟和飞凤。周边围绕着花样繁复的花卉。釉面肥润而细腻,蓝色饱满,吐露着神秘的气息。这样的大盘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为什么青花在元朝能长驱直入?从那之后七百年来,青花一反陈腐的文化观念,或颜色或纹饰,走进中华陶瓷文化长河。

千变万化的陶瓷釉色都是金属呈色。青花之蓝与唐三彩之蓝同为金属钴作为呈色剂,别无二致。只是唐三彩是陶不是瓷,青花是瓷不是陶。陶与瓷在科学上区别极大,烧造的难易差异极大,所以在元青花之前,土耳其等国只可以烧造蓝色的釉陶。

这些,曾深深地影响过元青花,甚至催发了它的诞生。

全世界范围内只有托普卡帕皇宫收藏的元青花有明确的传承记录,而且这些元青花中有多件为世界孤品。

元青花起源

中国学者大部分认可青花肇始于14世纪中叶或者更早一些。大维德基金会的那对标准器——青花龙纹大瓶的1351年确切纪年不存争议,即便再早,青花也早不过14世纪初,这结论也已达成共识。而在土耳其的文献记载中,钴料作为釉下蓝彩的使用早在12世纪末就进入波斯地区,但它仅使用在釉陶之上,离瓷器还差着一大步。日本陶瓷权威三上次男先生也认为,从11世纪中叶之后,波斯陶瓷对中国陶瓷产生过影响,尤其波斯的白釉蓝彩陶器直接影响了中国青花的诞生。这种由西向东的技术传播显然带有明显的文化融合特点。

以青花作地,反白装饰在元青花乃至明清青花中都是少数,仔细一想,这似乎在提示我们。青花诞生时,中国工匠们曾做过多种尝试,因为尝试才给我们留下了多种美学意义的青花瓷。青花为单色,可直接表现内容,亦可反衬内容,虽然成本限制了反青花作品的数量,但早期初创时期工匠们的探索弥足珍贵。

苏麻离青

苏麻离青是个专业术语,听着诡异,所以多年以来对苏麻离青的解释莫衷一是。苏麻离青文献上也有写苏勃泥青,这是青花必须的呈色剂。其中苏麻离青、苏勃泥青后面的“青”字就是通用后缀字,如龙井茶、乌龙茶后面的“茶”字一般。那么苏麻离是什么呢?
按定名的规律,苏麻离为地名可能性最大。学者们就这一音译在可能的范围寻找。最早有学者认为青料来自印尼的苏门答腊(Sumatra),后又有学者说是索马里(Somali),日本学者又考证是斯玛尔图姆(Smaltum),这是中亚地区一种色料;还有学者考证翔实,认为中东伊拉克地区最古老的制陶中心萨马拉(Samarra)才是苏麻离青的出生地。

不管谁是苏麻离青的产地,它应该都与伊斯兰文化有关,首先是它的色尚——蓝色;其次是它的应用——制陶,这些都可以证明青花的血缘。而上述地区大都在13世纪前完成了伊斯兰化的过程。

今天,全世界都知道青花是中国的国粹,已有七百年的历史。 而这一历史的秘密已逐渐公开,元青花是中华文化、伊斯兰文化与蒙古文化三者的结晶。这一文化结合空前绝后,让我们坐享其成。
...展开全文
222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展卷# 英媒:巨石阵“身世之谜”已破解

位于英国南部的巨石阵不仅是受游客青睐的旅游景点,也是世界未解之谜之一。几个世纪以来,巨石阵的许多“身世”谜团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它是如何建造的?建造目的是什么?那些高耸的石块又是从哪来的?

近日,因为一块失而复得的石芯,科学家找到了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据外媒报道,最新研究发现,巨石阵中的巨石大部分都来自遗址25公里外的西部森林,巨石阵的建造者可能来自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

意外突破

如今,位于英国维尔特郡的西部森林(west woods)是徒步爱好者、遛狗者和山地自行车爱好者的热门去处,还因春天的风铃草而闻名。如果沿着小路走,并不太容易发现藏在矮树丛中的巨大石块。

不过29日英国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西部森林里的石头可能藏着大秘密。4500年前,这里的砂岩巨石吸引了巨石阵建造者的目光。巨石阵中最大的石头也被称为萨尔森石,52块萨尔森石中,有50块可能来自马尔伯勒区边缘的西部森林。

据《卫报》报道,这项研究由布莱顿大学自然地理教授大卫·纳什(david nash)牵头完成,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科学期刊上。

萨尔森石平均重25吨,高9米。巨石阵中央的15块马蹄形石架、外圈的立柱和过梁、以及一些外围的石头都是由萨尔森石构成。

巨石阵中较小的石头则被称为“蓝石”。过去的研究发现,这些石头可以追溯至320公里之外的威尔士普雷塞利山。但直至目前,要确定萨尔森石的来源还很困难。

四个世纪以来,专家都在试图破解这个谜题,他们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萨尔森石可能来自威尔特郡,但却没有找到确切地点。

就在人们一筹莫展之际,去年科学家却意外迎来了突破口。

2019年,英格兰遗产协会接到了一通来自美国的电话。电话中,一位90岁的老人称将归还巨石阵中的一块“石芯”,他曾参与1958年的巨石阵修复项目。之前,这块“石芯”已经丢失将近60年。

得到这块失而复得的石芯后,纳什和团队立即开始了研究。他们用x射线光谱技术分析了一块从石芯中提取的碎片,试图找到萨尔森石的地球化学“指纹”图谱。

根据“指纹”,研究团队对比分析了英格兰南部20个地点的萨尔森石,并将这些石头与“石芯”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团队惊讶地发现,“石芯”和西部森林的石头竟然完全吻合。

纳什说,确定巨石阵石头来源是个意外之喜,他们原本只是打算排除掉几个不匹配的区域,没想到直接找到了答案。“用21世纪的科学技术了解新石器时代的过去,并最终解答了考古学家争论了几个世纪的问题,这真让人兴奋。”

还有谜团待解

虽然解决了巨石阵萨尔森石的来源之谜,但围绕巨石阵还有不少谜团等待解答:这些石头是怎么移动到现在的位置的?要完成这项大工程,又曾有多少人参与其中?

法新社指出,研究结果表明,石块是在公元前2500年同一段时间被带到巨石阵的。这反过来也意味着,巨石阵这一阶段的建造者来自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

纳什说,每当他想到古代人建造巨石阵的想法,以及他们在寻找和运输石头中付出的巨大努力时,他都感觉脖子后面寒毛直竖。

“这是一个巨大的、协调一致、深思熟虑的行动。”纳什说。

对于巨石的移动路线,学者提出了多种猜想。纳什比较赞同的一种说法是,古代建造者可能先将巨石向西移动了几公里,然后向南穿过皮尤西谷(vale of pewsey),可能经过了马登和纳普山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附近。他们也可能直接向南,沿着埃文河的路线前进。

至于他们是如何推动几吨重的石块,到现在仍是个谜。有人推测,他们可能是使用了类似雪橇的工具或滚轴。

另一个谜团是,为什么巨石阵的52块萨尔森石中,有两块不是来自西部森林?研究人员认为,这两块石头的建造者可能来自不同群体,他们选择从另一个区域寻找材料。

至于建造者是如何选定采集石块的位置,研究团队则已经找到了答案。专家普遍认为,虽然较小的蓝石来自彭布罗克郡可能和当地的某种神秘联系有关,但萨尔森石的选址可能是为了图方便。

英格兰遗产委员会资深历史学家苏珊·格里尼(susan greaney)说,在寻找萨尔森石时,首要目标似乎是尺寸,要找到最大、最坚固的石头,地点可能没那么重要,“从尽可能近的地方获取石头是很合理的。”

格里尼说,很高兴关于巨石阵最有趣的谜题之一已经得到了解答。“确定巨石阵建造者在公元2500年前采集石块的地点,是一件很令人激动的事。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了解他们走过的路线,拼上另一块拼图。”
...展开全文
389人阅读
2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0
#展卷# 中国要做好与美国断交的准备——专访国际问题专家梁振美

记者:您怎么看美国要求中国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一事?

梁:不奇怪。这是预料中的美国对华挑衅的升级。

记者:您的意思是美国关闭中国驻外领事馆正常?

梁:是的。任何事情发生都不是孤立的,突然的背后是自然,联系美国一直以来的对华政策,特别是今年以来的对华态度,就会发现,这是美国对华棋盘上的又一步棋。

记者:中国政府对这件事表现出了震惊和愤怒,有专家认为这是中美建交以来最严重事件。

梁:中国对美国政府抱有幻想,是不现实的,最起码在当前美国对华政策面前抱有幻想是不现实的。很多中国人认为特朗普政府疯了,对华政策越过底线了。说明中国人还不够冷静,捋一捋美国政府对华政策步步紧逼的路线图,就会发现,发生在美国身上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都能找到解释的注脚。

记者:这种注脚是美国优先?还是其他?

梁:美国优先是美国利益一部分,美国领先才是终极目的。美国是世界老大,他不守规则,不按常理出牌,从自身需要出发,以自身利益为目的。美国打乱了世界秩序,接下来可能促使世界各国调整对外政策,也会催生新的抱团取暖组织。

记者:美国一系列令人费解的举动并没有给美国挣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美国态度产生质疑,这种情况下,美国为何还一意孤行,越走越远?

梁:现在的美国很焦虑。这种焦虑来源于国内国际的双重压力。在国内,疫情严重,无力应对,美国己成为新冠疫情最糟糕的国家。

另外,种族主义冲突加剧了美国内部的撕裂。国际上,在缺乏基础性支撑的现实面前,一些国家开始重新审视美国,并悄悄修改外交路线图,这让美国很恼火,但他还在竭力维护世界老大的角色。

在双重压力面前,美国要突围,只能用他一贯的黑手段。美国这样做,既是杀鸡儆猴,体现自身高大,也是为了维护自己颜面,美国意图向世界证明,美国还是世界发展的领跑者。

记者:一段时间以来,世界不断质疑美国,美国国内也怨声载道,是否说明,特朗普身处危机之中?

梁:我不这么看。世界质疑也罢,反对也罢,对美国政府、对特朗普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反而是特朗普政府的一些举动,正在悄悄改变美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在改变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特朗普主导下的美国一再退群,动摇了签字、画圈就是“板上钉钉”“进保险箱”之类的常识性说法。利益面前,一切都存在变数,一切都在变化中。至于美国民众的怨气,不会对美国政府产生影响,有人认为,美国国内指责特朗普,说明特朗普不妙了,这是幼稚的看法。回顾一下美国史,就知道那些抗议和指责对当下美国政府根本不算事。

记者:今年以来,美国加大对华打压,这是否说明美国对华政策有变化?

梁:美国对华政策一直是打一巴掌,哄两句。他的目的就是把中国掌控在自己视线内,回顾中美建交41年历史,众多有力的证据证明这种牵制政策的连续性。如今,在美国眼里,逐渐强大的中国变得不听话了,不看美国脸色了,甚至在某些领域挑战美国,这是美国不能接受的,也是美国对华政策恶化的重要原因。

记者:对于美国制裁,中国政府的态度表明了不会接受美国挑衅。

梁:中国对美国还抱有幻想,既便吵架,也给美国留三分颜面。这种幻想是不现实,是一厢情愿。美国已经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全面围堵中国。这种围堵从以前的台下发展到现在的台上,从以前的半遮半掩发展到现在的无所顾忌,中国要认清这个现实,要有应对之策。

记者:中美关系接下来会更糟糕吗?比如说军事冲突,甚至断交?

梁:中国要有这种心理准备。美国三番五次闯南海、反复在台湾问题上试水,不是心血来潮,是有预谋性的战略举动。从目前情况看,中美发生军事冲突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可能性很大。至于中美关系是否会恶化到断交的地步,也应该在中国的考虑之列。

美国能退出人权组织,退出世卫组织,退出众多美国曾经认可的组织,撕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也不是没有可能。美国能出台干涉中国内政的涉藏涉疆涉港涉台法案,美国能打压中国企业、制裁中国官员、驱逐中国媒体、关闭中国驻外领事馆,如果继续升级,美国完全关闭中国大门也不是没有可能。

记者:中国如何应对美国围攻?

梁:可以说,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积淀的双边财富和外交家底己被美国消耗殆尽,如今,中美关系已经走到悬崖边。

中国人民有句话叫“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但是,对是朋友还是豺狼的概念,中国有些人认识很模糊,对美国抱有幻想,甚至有些人还为美国站队,导致中国对美决策是打是和摇摆不定。

中国应该清醒的是:美国正在进攻中国!

中国还应该清醒的是:美国不是现在进攻中国,而是一直进攻中国;美国不是一种手段进攻中国,而是多种手段进攻中国;美国不是一个领域进攻中国,而是多个领域进攻中国;美国不是单打独斗进攻中国,而是联合多国进攻中国!

对待美国,中国应该始终牢记毛主席著名论断: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展开全文
268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转发动态
@儒林外史书局:
#做自己#
苏轼大彻大悟后,写下流传千古的宋词,虽只有7字,却饱含哲理

大文豪苏轼,年少成名,才华横溢,一出道便以一篇应试策论,征服了文坛领袖欧阳修,令其感叹:

“有苏轼这样厉害人物,我这个文坛领袖的位子要早早让出来才好啊!”

书法上,他是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

绘画上,他开创了“士人画”,是后来“文人画”的始祖。

总之,苏轼以其过人的才华,不仅征服了朝中众位大臣,甚至连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大宋三朝皇帝都成了他的粉丝。

苏轼大彻大悟后,写下流传千古的宋词,虽只有7字,却饱含哲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按说,以苏轼的这种条件,他的仕途应该十分顺畅,但他偏偏将自己的仕途走成了“黄州、惠州、儋州”。

因为在职场上的火爆脾气,苏轼多次被贬,但是我们却经常在他的诗中看到,他一直保持着笑口常开的习惯。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苏轼大彻大悟后,写下流传千古的宋词,虽只有7字,却饱含哲理

那时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位曾经纵横京师的大才子,默默无闻地在田间劳作。

生活上的艰辛暂且不论,心理上的落差也足以摧毁一个人的精神意志了。

被政敌打压,被朋友陷害,连吃个饭都差点付不起钱......

生活中有太多的委屈不足为外人道,但是他总能自得其乐。

苏轼大彻大悟后,写下流传千古的宋词,虽只有7字,却饱含哲理

看到地上冒出麦苗,他会欢喜的像个孩子;

没有了玉盘珍馐,一盘“东坡肉”就足以让他大饱口福;

离开了高高在上的庙堂,他可以把整个江湖变成自己的书房......

苏轼晚年被流放到“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南海,几乎没人相信他能生还。

然而65岁的东坡老人不仅活着渡海而归,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著作,为他的人生添加了最辉煌的一笔。

苏轼大彻大悟后,写下流传千古的宋词,虽只有7字,却饱含哲理

苏轼大彻大悟后,写下流传千古的宋词,虽只有7字,却饱含哲理
乌台诗案余波之后,死里逃生的苏轼来到了黄州,自己的忠心不能被看见,他也没有自暴自弃,相反的是他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参悟自己的内心。

于是就有了我们看见的流传千古的宋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大彻大悟后,写下流传千古的宋词,虽只有7字,却饱含哲理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那句大彻大悟的宋词,就是上片当中的最后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虽然只有短短的7个字,但是表达的积极意义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展开全文
⭕️张伯驹《丛碧词》朱印钤印本,一函一册全,大开本,以施蛰存旧藏张伯驹五十年代自印本为底本,收有夏仁虎、谢稼庵、寇梦碧、黄君坦、周汝昌五家评语。手工宣纸双色影印。 张伯驹(1898年3月14日—1982年2月26日),原名张家骐,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
¥298.00 九五品
2020-06-07
1 2 39
122人阅读
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
转发动态
@儒林外史书局:
唐太宗与许敬宗的君臣对话,何以流传千古?
#做自己#
唐太宗与许敬宗的君臣对话,何以流传千古?

唐太宗问许敬宗: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

许敬宗回答:春雨贵如油,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而喜爱它,行路的人却因为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而嫌恶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轮明镜辉映四方,才子佳人欣喜地对月欣赏,吟诗作赋,盗贼却讨厌它,怕照出了他们丑恶的行径。

无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个人满意,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我没有用肥羊美酒去调和众口是非,况且,是非之言本不可听信,听到之后,也不可传播。

君王盲目听信臣子的,可能要遭受杀戮;父亲盲目听信儿子的,可能要遭受诛杀;夫妻听到谗言,可能会离弃;朋友听信谗言,可能会断交;亲人听到谗言,可能会疏远;乡邻听信谗言,可能会生分。

人生有七尺高的身躯,要谨慎对待听到的传言,舌头上有龙泉剑,杀人不见血。哪个人在人前没有说过别人?哪个人背后不被别人评说?

唐太宗说:“你讲得很好,我会记住的!”

的确,一个人若想取悦于每个人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凡事依正道而行,无愧于心,别人说长道短,无须理会。

人若悟到这一点,自然就省却了许多的烦恼。

这是许敬宗智慧的地方,也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的借鉴和参照。
...展开全文
⭕️隋唐以来官印集成,280枚官印一函一册全,西泠印杜限量300册。
¥789.00 九品
2020-07-02
2 2 15
126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转发动态
@儒林外史书局:
唐太宗与许敬宗的君臣对话,何以流传千古?
#做自己#
唐太宗与许敬宗的君臣对话,何以流传千古?

唐太宗问许敬宗: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

许敬宗回答:春雨贵如油,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而喜爱它,行路的人却因为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而嫌恶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轮明镜辉映四方,才子佳人欣喜地对月欣赏,吟诗作赋,盗贼却讨厌它,怕照出了他们丑恶的行径。

无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个人满意,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我没有用肥羊美酒去调和众口是非,况且,是非之言本不可听信,听到之后,也不可传播。

君王盲目听信臣子的,可能要遭受杀戮;父亲盲目听信儿子的,可能要遭受诛杀;夫妻听到谗言,可能会离弃;朋友听信谗言,可能会断交;亲人听到谗言,可能会疏远;乡邻听信谗言,可能会生分。

人生有七尺高的身躯,要谨慎对待听到的传言,舌头上有龙泉剑,杀人不见血。哪个人在人前没有说过别人?哪个人背后不被别人评说?

唐太宗说:“你讲得很好,我会记住的!”

的确,一个人若想取悦于每个人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凡事依正道而行,无愧于心,别人说长道短,无须理会。

人若悟到这一点,自然就省却了许多的烦恼。

这是许敬宗智慧的地方,也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的借鉴和参照。
...展开全文
⭕️隋唐以来官印集成,280枚官印一函一册全,西泠印杜限量300册。
¥789.00 九品
2020-07-02
2 2 15
128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转发动态
@儒林外史书局:
#展卷#
央行回应:“转账超10万将被严查”系误读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0-07-09

对此,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向中国人民银行求证,央行回应称,网传信息中“转账超10万将被严查”系无中生有,明显与大额现金试点政策不符。大额现金管理是我国借鉴国际经验,为补齐相关领域监管短板,提高现金服务水平和效率而采取的管理措施。目的是保障合理现金需求,抑制不合理需求,遏制利用大额现金进行违法犯罪。

事实上,早在2019年11月5日,人民银行已就试点大额现金管理工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计划人民银行于近日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公众无需过度揣测。

据了解,7月1日在河北开展的大额现金管理试点,针对的是对公对私账户在管理起点金额以上的个人客户,只要依规履行登记义务,其存取行为及个人隐私受充分保护,正常的转账业务不会受到影响。10月1日,浙江省和深圳市将继河北之后,试点开展此项试点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提示:对于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相关政策解读,公众可参考人民银行官方发布,请勿轻信不实传言。

延伸阅读
大额现金管理的对象、范围、内容是什么?
✦大额现金管理的对象为商业银行柜面发生、起点金额之上、有现金实物交接的存取业务。
✦此次试点为期2年,分地区分阶段实施。
✦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分别是河北省10万元、浙江省30万元、深圳市20万元。试点地区将逐步建立和规范大额取现预约、大额存取现登记、大额现金分析报告、监督检查等制度。

大额现金管理会不会影响公众存取自由?
不影响。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公众存取款自由受充分保护。只要公众合法依规履行登记义务,大额现金存取并不受限制。

大额取现为何需要预约?
事实上,商业银行大额取现需预约已实行多年。在公众对现金需求总量下降及结构多样化的趋势下,规范大额取现预约,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并有效降低社会成本。

大额现金管理会否影响公众日常生活?
影响有限。专家表示,目前大额现金管理仅限试点地区。当下,网上转账、移动支付等广泛应用,能够满足大多数公众日常支付需要;加之,大额现金存取管理起点考虑到了绝大多数公众的现金使用量,因此对人们日常经济活动影响有限。
...展开全文
⭕️汉代五珠钱范一枚,11x7.5x2cm,博物馆级珍品文物。
¥1999.00 九品
2020-07-09
2 评论 4
105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转发动态
@儒林外史书局:
#书海史话#
我与书院(随笔)

艾克拜尔米吉提 

      谨以此文,献给2020年世界读书日。读书陪伴许多人度过了这次防控疫情居家的日子。

                 我与书院

      我父亲是一个书迷。他虽是职业医生,但是,喜欢阅读文学和人文学科著作。尤其他特别热衷于收藏不同语种的各类书籍。母亲自然也喜欢阅读父亲收藏的文学书籍。但是,文革开始,除了红宝书,所有的书籍被视为“封资修”。迫于形势压力,我父亲收藏的那些书,不得不在一个周末用来烧热馕坑打馕。记得那天,父亲亲手把他心爱的书籍一把一把地撕开,扔进馕坑焚烧,那书页燃起的火焰,一缕缕的蹿出馕坑口,窥探着外边的世界。就这样,整整一个上午烧书,打了两馕坑馕,足足够我们全家吃两个星期。这事过后,父亲情绪一直不太好,但他还是会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人平安就好。

      我自己喜欢收藏书籍是从插队后被抽调到公社党委任新闻干事开始。因为工作所需,我需要大量阅读。但在当时,别说我所在的伊宁县,就连伊宁市也没有公共图书馆可以阅览。所以我开始精心选购图书。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手头一有闲钱,便要赶往新华书店买书。每个月如果不买几本新书,心里总觉得缺少了什么,空落落的。

      后来自己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辑、翻译、研究工作,更离不开书籍。每天都在和文字打交道,每天都在阅读、写作、编辑、翻译、研究。于是,书就成了我生命的组成部分。书给我带来知识,启迪智慧,赋予激情,拓展视野,开阔胸襟。书让我以清晰的思路,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前行的同时,明了务必谦虚谨慎,勤勉好学,低调做人。我那时想,这个时代太好了,再不会有像父亲被迫亲手焚书的遭遇了,我的藏书可以留给我的孩子们阅读。

      但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每一代人自有每一代人的命运和福气,那是时代所决定了的。我的两个孩子一个学医成了医生,一个学传媒成了电视和网络媒体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专业和业务方向,事业目标,无暇顾及我所珍藏的那些文学类书籍。他们在今天的基础上为创造各自的明天而努力。于是,我开始思索我的这些书该怎么办,但是一直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办法。

      在这一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一些前辈,在生命的周期无可抗拒的终结时,甚至来不及安排一辈子所藏书籍撒手而去。那些子女有能力的,将父辈留下来的书籍作了妥善处理,当然也不乏全盘继承者。但是,也有一些人的书籍,最后的归属是收废品的编织袋。有识货的,从那里淘到旧货市场的旧书摊上去,不识货的,直接送到造纸厂化成纸浆。这就是某种客观法则。

      不知不觉,我也迫近退休之年。这时候我才发现什么叫时不我待。我才感觉到从办公室到家里满书柜满屋满桌堆积的书籍,是应该有一个妥善的去处,不应该成为任何人的累赘。

      恰在此时,我应邀参加了我的家乡新疆霍城县的薰衣草节。那是2012年的夏日6月间。随着节庆活动安排,我走完所有的景点、观摩了所有活动内容后,我发现我的家乡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点,没有文化景点。我突然萌生出一个念想,将我个人藏书无偿捐赠给家乡,建一个公益书院。当我讲出想法时,得到霍城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积极支持。经过一年的前期筹备,2013年6月14日,建立了“艾克拜尔·米吉提书院”,并在霍城县举行了揭牌仪式,中国作家协会席副主席、中国国际笔会中心主席丹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谭谈出席揭牌仪式。

      经过近三年来的发展,书院藏书已有15000多册,并且建立了电子阅读和检索系统。书院就设在霍城县老干部活动中心,有350平米的书房和阅览室,向读者免费开放阅读。书院的日常管理由霍城县图书馆代行。现在,一些朋友和相关出版单位和机构也在向书院赠书。

书院的建立,增添了霍城县的文化景点,提升了文化美誉度,丰富了旅游内涵。尤其对普通读者和青少年提供了阅读便利。特别是当下图书价格不菲,边远地区很多家庭无力给孩子购买图书。我希望我捐赠的书院,能够让这些家庭的孩子分享阅读的快乐。这也符合我国正在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宗旨,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全民阅读”是根据“世界读书日”演变而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当然,推进全民阅读是一项长期任务,任重而道远。
……
...展开全文
⭕️珍贵孤本民国版《古文观止》,增广评注,言文对照。上海大众书局十二卷1484页全,硬精装8公分巨厚。全网仅此一本。
¥789.00 八五品
2020-07-10
2 评论 12
99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转发动态
@儒林外史书局:
#展卷#
央行回应:“转账超10万将被严查”系误读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0-07-09

对此,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向中国人民银行求证,央行回应称,网传信息中“转账超10万将被严查”系无中生有,明显与大额现金试点政策不符。大额现金管理是我国借鉴国际经验,为补齐相关领域监管短板,提高现金服务水平和效率而采取的管理措施。目的是保障合理现金需求,抑制不合理需求,遏制利用大额现金进行违法犯罪。

事实上,早在2019年11月5日,人民银行已就试点大额现金管理工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计划人民银行于近日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公众无需过度揣测。

据了解,7月1日在河北开展的大额现金管理试点,针对的是对公对私账户在管理起点金额以上的个人客户,只要依规履行登记义务,其存取行为及个人隐私受充分保护,正常的转账业务不会受到影响。10月1日,浙江省和深圳市将继河北之后,试点开展此项试点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提示:对于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相关政策解读,公众可参考人民银行官方发布,请勿轻信不实传言。

延伸阅读
大额现金管理的对象、范围、内容是什么?
✦大额现金管理的对象为商业银行柜面发生、起点金额之上、有现金实物交接的存取业务。
✦此次试点为期2年,分地区分阶段实施。
✦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分别是河北省10万元、浙江省30万元、深圳市20万元。试点地区将逐步建立和规范大额取现预约、大额存取现登记、大额现金分析报告、监督检查等制度。

大额现金管理会不会影响公众存取自由?
不影响。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公众存取款自由受充分保护。只要公众合法依规履行登记义务,大额现金存取并不受限制。

大额取现为何需要预约?
事实上,商业银行大额取现需预约已实行多年。在公众对现金需求总量下降及结构多样化的趋势下,规范大额取现预约,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并有效降低社会成本。

大额现金管理会否影响公众日常生活?
影响有限。专家表示,目前大额现金管理仅限试点地区。当下,网上转账、移动支付等广泛应用,能够满足大多数公众日常支付需要;加之,大额现金存取管理起点考虑到了绝大多数公众的现金使用量,因此对人们日常经济活动影响有限。
...展开全文
⭕️汉代五珠钱范一枚,11x7.5x2cm,博物馆级珍品文物。
¥1999.00 九品
2020-07-09
2 评论 4
90人阅读
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
转发动态
@儒林外史书局:
#书海史话#
我与书院(随笔)

艾克拜尔米吉提 

      谨以此文,献给2020年世界读书日。读书陪伴许多人度过了这次防控疫情居家的日子。

                 我与书院

      我父亲是一个书迷。他虽是职业医生,但是,喜欢阅读文学和人文学科著作。尤其他特别热衷于收藏不同语种的各类书籍。母亲自然也喜欢阅读父亲收藏的文学书籍。但是,文革开始,除了红宝书,所有的书籍被视为“封资修”。迫于形势压力,我父亲收藏的那些书,不得不在一个周末用来烧热馕坑打馕。记得那天,父亲亲手把他心爱的书籍一把一把地撕开,扔进馕坑焚烧,那书页燃起的火焰,一缕缕的蹿出馕坑口,窥探着外边的世界。就这样,整整一个上午烧书,打了两馕坑馕,足足够我们全家吃两个星期。这事过后,父亲情绪一直不太好,但他还是会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人平安就好。

      我自己喜欢收藏书籍是从插队后被抽调到公社党委任新闻干事开始。因为工作所需,我需要大量阅读。但在当时,别说我所在的伊宁县,就连伊宁市也没有公共图书馆可以阅览。所以我开始精心选购图书。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手头一有闲钱,便要赶往新华书店买书。每个月如果不买几本新书,心里总觉得缺少了什么,空落落的。

      后来自己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辑、翻译、研究工作,更离不开书籍。每天都在和文字打交道,每天都在阅读、写作、编辑、翻译、研究。于是,书就成了我生命的组成部分。书给我带来知识,启迪智慧,赋予激情,拓展视野,开阔胸襟。书让我以清晰的思路,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前行的同时,明了务必谦虚谨慎,勤勉好学,低调做人。我那时想,这个时代太好了,再不会有像父亲被迫亲手焚书的遭遇了,我的藏书可以留给我的孩子们阅读。

      但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每一代人自有每一代人的命运和福气,那是时代所决定了的。我的两个孩子一个学医成了医生,一个学传媒成了电视和网络媒体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专业和业务方向,事业目标,无暇顾及我所珍藏的那些文学类书籍。他们在今天的基础上为创造各自的明天而努力。于是,我开始思索我的这些书该怎么办,但是一直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办法。

      在这一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一些前辈,在生命的周期无可抗拒的终结时,甚至来不及安排一辈子所藏书籍撒手而去。那些子女有能力的,将父辈留下来的书籍作了妥善处理,当然也不乏全盘继承者。但是,也有一些人的书籍,最后的归属是收废品的编织袋。有识货的,从那里淘到旧货市场的旧书摊上去,不识货的,直接送到造纸厂化成纸浆。这就是某种客观法则。

      不知不觉,我也迫近退休之年。这时候我才发现什么叫时不我待。我才感觉到从办公室到家里满书柜满屋满桌堆积的书籍,是应该有一个妥善的去处,不应该成为任何人的累赘。

      恰在此时,我应邀参加了我的家乡新疆霍城县的薰衣草节。那是2012年的夏日6月间。随着节庆活动安排,我走完所有的景点、观摩了所有活动内容后,我发现我的家乡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点,没有文化景点。我突然萌生出一个念想,将我个人藏书无偿捐赠给家乡,建一个公益书院。当我讲出想法时,得到霍城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积极支持。经过一年的前期筹备,2013年6月14日,建立了“艾克拜尔·米吉提书院”,并在霍城县举行了揭牌仪式,中国作家协会席副主席、中国国际笔会中心主席丹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谭谈出席揭牌仪式。

      经过近三年来的发展,书院藏书已有15000多册,并且建立了电子阅读和检索系统。书院就设在霍城县老干部活动中心,有350平米的书房和阅览室,向读者免费开放阅读。书院的日常管理由霍城县图书馆代行。现在,一些朋友和相关出版单位和机构也在向书院赠书。

书院的建立,增添了霍城县的文化景点,提升了文化美誉度,丰富了旅游内涵。尤其对普通读者和青少年提供了阅读便利。特别是当下图书价格不菲,边远地区很多家庭无力给孩子购买图书。我希望我捐赠的书院,能够让这些家庭的孩子分享阅读的快乐。这也符合我国正在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宗旨,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全民阅读”是根据“世界读书日”演变而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当然,推进全民阅读是一项长期任务,任重而道远。
……
...展开全文
⭕️珍贵孤本民国版《古文观止》,增广评注,言文对照。上海大众书局十二卷1484页全,硬精装8公分巨厚。全网仅此一本。
¥789.00 八五品
2020-07-10
2 评论 12
68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书海史话# 我与书院(随笔)

艾克拜尔米吉提 

      谨以此文,献给2020年世界读书日。读书陪伴许多人度过了这次防控疫情居家的日子。

                 我与书院

      我父亲是一个书迷。他虽是职业医生,但是,喜欢阅读文学和人文学科著作。尤其他特别热衷于收藏不同语种的各类书籍。母亲自然也喜欢阅读父亲收藏的文学书籍。但是,文革开始,除了红宝书,所有的书籍被视为“封资修”。迫于形势压力,我父亲收藏的那些书,不得不在一个周末用来烧热馕坑打馕。记得那天,父亲亲手把他心爱的书籍一把一把地撕开,扔进馕坑焚烧,那书页燃起的火焰,一缕缕的蹿出馕坑口,窥探着外边的世界。就这样,整整一个上午烧书,打了两馕坑馕,足足够我们全家吃两个星期。这事过后,父亲情绪一直不太好,但他还是会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人平安就好。

      我自己喜欢收藏书籍是从插队后被抽调到公社党委任新闻干事开始。因为工作所需,我需要大量阅读。但在当时,别说我所在的伊宁县,就连伊宁市也没有公共图书馆可以阅览。所以我开始精心选购图书。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手头一有闲钱,便要赶往新华书店买书。每个月如果不买几本新书,心里总觉得缺少了什么,空落落的。

      后来自己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辑、翻译、研究工作,更离不开书籍。每天都在和文字打交道,每天都在阅读、写作、编辑、翻译、研究。于是,书就成了我生命的组成部分。书给我带来知识,启迪智慧,赋予激情,拓展视野,开阔胸襟。书让我以清晰的思路,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前行的同时,明了务必谦虚谨慎,勤勉好学,低调做人。我那时想,这个时代太好了,再不会有像父亲被迫亲手焚书的遭遇了,我的藏书可以留给我的孩子们阅读。

      但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每一代人自有每一代人的命运和福气,那是时代所决定了的。我的两个孩子一个学医成了医生,一个学传媒成了电视和网络媒体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专业和业务方向,事业目标,无暇顾及我所珍藏的那些文学类书籍。他们在今天的基础上为创造各自的明天而努力。于是,我开始思索我的这些书该怎么办,但是一直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办法。

      在这一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一些前辈,在生命的周期无可抗拒的终结时,甚至来不及安排一辈子所藏书籍撒手而去。那些子女有能力的,将父辈留下来的书籍作了妥善处理,当然也不乏全盘继承者。但是,也有一些人的书籍,最后的归属是收废品的编织袋。有识货的,从那里淘到旧货市场的旧书摊上去,不识货的,直接送到造纸厂化成纸浆。这就是某种客观法则。

      不知不觉,我也迫近退休之年。这时候我才发现什么叫时不我待。我才感觉到从办公室到家里满书柜满屋满桌堆积的书籍,是应该有一个妥善的去处,不应该成为任何人的累赘。

      恰在此时,我应邀参加了我的家乡新疆霍城县的薰衣草节。那是2012年的夏日6月间。随着节庆活动安排,我走完所有的景点、观摩了所有活动内容后,我发现我的家乡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点,没有文化景点。我突然萌生出一个念想,将我个人藏书无偿捐赠给家乡,建一个公益书院。当我讲出想法时,得到霍城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积极支持。经过一年的前期筹备,2013年6月14日,建立了“艾克拜尔·米吉提书院”,并在霍城县举行了揭牌仪式,中国作家协会席副主席、中国国际笔会中心主席丹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谭谈出席揭牌仪式。

      经过近三年来的发展,书院藏书已有15000多册,并且建立了电子阅读和检索系统。书院就设在霍城县老干部活动中心,有350平米的书房和阅览室,向读者免费开放阅读。书院的日常管理由霍城县图书馆代行。现在,一些朋友和相关出版单位和机构也在向书院赠书。

书院的建立,增添了霍城县的文化景点,提升了文化美誉度,丰富了旅游内涵。尤其对普通读者和青少年提供了阅读便利。特别是当下图书价格不菲,边远地区很多家庭无力给孩子购买图书。我希望我捐赠的书院,能够让这些家庭的孩子分享阅读的快乐。这也符合我国正在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宗旨,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全民阅读”是根据“世界读书日”演变而来。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当然,推进全民阅读是一项长期任务,任重而道远。
……
...展开全文
454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2 评论 12
#展卷# 央行回应:“转账超10万将被严查”系误读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0-07-09

对此,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向中国人民银行求证,央行回应称,网传信息中“转账超10万将被严查”系无中生有,明显与大额现金试点政策不符。大额现金管理是我国借鉴国际经验,为补齐相关领域监管短板,提高现金服务水平和效率而采取的管理措施。目的是保障合理现金需求,抑制不合理需求,遏制利用大额现金进行违法犯罪。

事实上,早在2019年11月5日,人民银行已就试点大额现金管理工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计划人民银行于近日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公众无需过度揣测。

据了解,7月1日在河北开展的大额现金管理试点,针对的是对公对私账户在管理起点金额以上的个人客户,只要依规履行登记义务,其存取行为及个人隐私受充分保护,正常的转账业务不会受到影响。10月1日,浙江省和深圳市将继河北之后,试点开展此项试点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提示:对于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相关政策解读,公众可参考人民银行官方发布,请勿轻信不实传言。

延伸阅读
大额现金管理的对象、范围、内容是什么?
✦大额现金管理的对象为商业银行柜面发生、起点金额之上、有现金实物交接的存取业务。
✦此次试点为期2年,分地区分阶段实施。
✦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分别是河北省10万元、浙江省30万元、深圳市20万元。试点地区将逐步建立和规范大额取现预约、大额存取现登记、大额现金分析报告、监督检查等制度。

大额现金管理会不会影响公众存取自由?
不影响。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公众存取款自由受充分保护。只要公众合法依规履行登记义务,大额现金存取并不受限制。

大额取现为何需要预约?
事实上,商业银行大额取现需预约已实行多年。在公众对现金需求总量下降及结构多样化的趋势下,规范大额取现预约,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并有效降低社会成本。

大额现金管理会否影响公众日常生活?
影响有限。专家表示,目前大额现金管理仅限试点地区。当下,网上转账、移动支付等广泛应用,能够满足大多数公众日常支付需要;加之,大额现金存取管理起点考虑到了绝大多数公众的现金使用量,因此对人们日常经济活动影响有限。
...展开全文
486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2 评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