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飘逸

实名认证
1207 关注
800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痴迷旧书为哪般# 老《水浒》旧貌换新颜

周五在站点遇到了不少老书,可惜有些书品相太差,尽量选些能卖的吧。有一本老水浒下映入眼帘,繁体竖版,没有版权,没有当回事儿,以为是五几年版,文革时期出的,随手扔到一边。
隔天又到这家站点去淘书,发现了老水浒的上,一看版权页,是54年版,61年15次印刷,感觉头天没有收下册是个错误,马上去找,那本下册还在角落里放着呢,收入囊中,搞定!
回家看着二本书(图一、图二),封面封底都粘着厚纸,书脊边缘还有着医用胶带的痕迹。思考着怎么修复,由于内页完好,决定只动书皮,用裁纸刀,细划针,先把书的外皮小心摘下,把外皮上粘有厚纸的地方放入水中,等泡开后,用划针,小刀把后粘的纸、胶布剥离,再上棉签清洗,把脏东西轻轻擦掉。
把清洗好的书皮放在平整的桌面上,先用纸巾把表面的水吸干,还有一些潮时,上下铺上几层餐巾纸,找个硬纸板压上,再上20斤书,压住到它干透,用胶水粘在原来书内页上。在上重书压这二本,胶水干透后,完成任务(图三、图四)。
看着修复的老书,心情很好,成就感萌生,总算完成了,共用时三个多小时。
...展开全文
5.6万人阅读
127人点赞
收藏 1 27 127
#收书人的苦与乐# 收获二百本近现代人物传记,品相不错,有喜欢的书友可以来观望,
2081人阅读
4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41
#收书人的苦与乐# 真重!
收获一批地理杂志,《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150多本,2012-2017年,都是铜版纸印刷,太重了,能有七十公斤。搬运起来真累🙁
1062人阅读
3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34
全城静寂,辽宁抚顺,早上7点左右
616人阅读
2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6
#收书人的苦与乐# 收书奇事

前几天在旧货市场,碰到有卖书的,问问是什么书,告诉我是武侠小说,顿时感觉没什么意思了,随口问问,大姐从布兜里拿出二本,是梁羽生武侠《萍踪侠影》品相很好,还说家中还有很多,就同意收了。
到大姐家楼下等了一会儿,大姐拿下了好几个布兜,装的都是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都是广东旅游出版社,七十多本,于是都收了,到家清点一番,有三套缺册😞,有点遗憾。给卖书大姐微信问问,大姐说找不到了。
改天去站点收书,发现一堆老教材中夹了一本我缺的单册,一番翻找,竟然把那三本都找到了,真是惊喜,感觉老天都在帮忙,让我配套齐全,运气来了山都挡不住😀,其实也不是什么价值很高的书籍,只是相信有奇迹这个词。
2.4万人阅读
6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6 64
#我的捡漏心得# 收获满满

一直对这个《我的捡漏心得》这个题材,想写个动态,只是感觉没有捡到漏,也一直没有去写,感觉今天好像捡漏了。
今天去站点挑书,老板和我说找个大袋子吧,我回答他一会儿再说。我只挑了最后二图哪点书、报。要称重时,老板说我给你挑出了几箱书,你看看有要的吗?我一看,在老板的简易板房边,还有几纸壳箱书籍,忙和老板说先选选,边挑边选,整整挑了一大袋子书,这时才想起老板让我找个大袋子的原因。
一共20公斤,5元一公斤收书价,计100元。结账时给老板加了40元,和老板又聊了聊,收工!为什么要给老板加钱呢,如果这次没加,下次就不会给我留了,都想利益最大化,毕竟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去他家收书,所以一定要加一些,下次就好办了,要细水长流,钱不是一个人挣,哎,收书人的苦恼……
...展开全文
9180人阅读
4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8 43
葡萄长廊

我所在单位是一家钢铁厂,但绿化工程也是很棒滴~~~
990人阅读
1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9
#收书人的苦与乐# 雷锋的书

这书收的,都是雷锋题材。雷锋小学图书馆淘汰的,我去晚了,让别人都挑了一遍,这些是上一位书友不要的……
1314人阅读
1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9
#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 自种蔬菜

班上老师傅利用破木箱种植的蔬菜,西红柿、朝天椒,还有一株葫芦。西红柿都快长成,尖辣椒也见模样,葫芦还没有看到影子……
6415人阅读
3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4
#痴迷旧书为哪般# “大坑”出摊

周六,由于疫情原因,市场一直管控,6月开始陆续回复。但最近天气也调皮😜老是在下雨🌧,今天预报还是下雨,是午后。“大坑”是只西露天矿大坑,旧货市场就在它旁边,本地人都这末称呼。
早上6点,艳阳高照。拿起背包,拎着大兜,出发。看着这天气,感觉“秋高气爽”。到地方,铺上塑料布,支开了小摊。由于今年头一次来,见到不少老朋友,打个招呼,聊聊天,再卖点东西。
可能是总不来,卖的还是挺快的,二百四十多😊,挺满足的,能出手了一多半书,主要是价格便宜。八点半多,开始热了,能有30º左右,又坚持到九点,撤了。
回来背着很轻的背包,有一种旅游归来的感觉,心态很轻松,可能是很长时间没有出门了吧。
916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3
#痴迷旧书为哪般# 老报纸

今天这收获都是满满的纸呀,准确来说是报纸📰,分在几家站点收到的。《鸡西日报》三张,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闭幕式及领导讲话,正好一套,配齐了😁。
又收到胡**同志逝世追悼会,还有八九年四、五月的十几份《中国青年报》……
还有二张民国时期日文版《大连新闻》,就是品相太差,感觉还是有点价值的,价钱不高也收了。这收书还聚堆😂,一收一堆。
772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旧书里面有趣的夹带物# 糖纸

今天下班后去收书,看到一套塑料皮的毛选,站点老板一直说是好书,要30元,品相普通,85品左右吧,犹犹豫豫收还是不收,随手翻了翻书,一眼看到书中夹有老糖纸,马上就和老板还价,20元,行不行?老板同意后,给钱,马上撤离,感觉像是有大宝贝,怕老板追回去似的😂
到家后仔细翻看,只有第一册中夹有糖纸,能有一百多张,有文革的,文革后的,八十年代的,看着这些,和爱人谈了半天,小时的“攒”糖纸的乐趣,这就是人变老了,喜欢回忆,也可能是儿时的情结。
60、70后小时候都收藏过糖纸,那个计划经济年代,吃糖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就算你有钱,也得有地方买呀😀,孩子吃块糖都是很兴奋的事了(至少我小时是这样),所以对糖果的副产品都很搞兴趣。收藏糖纸是七、八十年代孩子的爱好之一。
5075人阅读
4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6 44
#痴迷旧书为哪般# 漂亮的插页

前几天收到一本文革时期的日记本,没有外面的塑料皮,后边的硬纸板也无了,还缺十几页,日记也写了半本。拿回家仔细看看记述内容,都是当时学习的文件,思想汇报,语录摘抄等,无多少价值。
此日记本中插图页很多,一张毛像,十张语录,七张套色木刻版画,小心翼翼把日记本整体拆开,裁好修角,这样就得到了一摞文革画片😂,明信片大小,真漂亮。
我在想是哪本日记呢?没见过原样,但这些画片也收藏了,哪位书友有这本日记本,告诉我一下,给发个图片🙏
2.1万人阅读
4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 44
#痴迷旧书为哪般# 整整塑料皮

塑料皮的书籍大部分都是文革时期发行的,由于时间间隔太久,一般五十年左右了,加之保管差,就造成塑料皮发生变形,缩小了,本来高端大气的“红宝书”,却穿了件小衣服,实在是影响美观。
家中也有不少这类“”红宝书”,看着难受,一直想处理它,最近听书友说用酒精灯加热后,再用手上下均匀抻开。一下点开了思路,只要加热,塑料都会变形。
先把塑料皮卸掉,把书籍归位用胶水粘好,压平。开始处理塑料皮,用的是八、九十度的开水,在做了二快卡板,把塑料皮放入热水中,用卡板往长拉伸塑料皮,尺寸够大后,马上放冷水中定型,擦干塑料皮水份,在把书籍套上,就ok了。
特意写的细点,便于书友参考。图一图二是未修复前,图三图四是效果图。是不是可以到市场买点缩小皮的红宝书,当时价格一定要便宜,回来修修😁……
3.9万人阅读
7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7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