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店主点赞。我仔细阅读后,有好多雷同之处。
@奇文共欣赏文章可把玩: 







#卖书的经验#
·
卖书的那些事情
自从在孔网发动态以来,也时不时看看别人的动态,权当一种精神交流,感觉还是不错的,有时还从别人的动态中得到启发,成为我写动态的刺激和诱导。每天搜集材料写动态,常有掏空感,唯多读书才是可持续的,但书友们的动态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最近看过几篇书友动态,都是谈书的,关于卖书的、关于书多烦了的,等等,其中有一篇关于买家还价的,引起我的注意。这位书友的大致意思是,绝版书最好不要还价,好书是不降价的。碰巧就在前一天,一买家来买我的书,这位买家先下单但未付款,因为他聪明的发现我的这套书标有可议价,于是孔网发信息告诉我,这种书多没有绝版,可否按他出的价卖?于是我告诉他可以,并立即调成了他心义的价格,之后他重新下单买了。买卖双方在价格上有来有往本属正常,可是当书在各种因素左右下,只剩商品属性供炒作之用时,多少会扭曲书作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取向,会把本来需要它的读书人因价高而挡在门外。我发布图书前都要看看该书在孔网的价格情况,然后尽量以位居末位的价格发布出来,无他,就是希望书能及时到想要它的人手里,发挥书存在于世的真正价值——供人阅读。
我不懂什么版本学、孤本、善本、珍本之类,也不介意图书装订、印刷上的不同及其价格上体现的高低,认定书就是拿来读的,没有阅读价值或无法供阅读之用,只剩商品价值供人炒作,对于书都是悲哀的存在。我买书都是冲书的内容去的,至于附丽在书上面的价值,不在考虑之列,因为我不是藏书家,只要需要,就是复印本影印本也不拒绝;而我孔网卖书也是冲着自己的闲置能成为别人的需要,善莫大焉的理念行事,所以时不时调整书价,以便书友能以最低付出尽快得到想要的书,尽快实现我的闲置图书,继续履行它的存在价值——供人阅读。
既然说到了藏书家,无妨多说几句。据说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读到大量古代典籍,多亏了古代的藏书家。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所以收藏图书靠个人的爱好。而两宋以来的书院制,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古代图书馆或藏书地,所以今天我们确实要感谢古人的藏书行为,这对文化传承功莫大焉。然而,时代在进步,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已经建立,当然政府还有大有可为的空间,如何让人们能方便就近借阅是有很多要做的,否则“全民阅读”就成白说。私人藏书爱好诚可嘉焉,现实意义则可以议一议。毕竟私人藏书多不外借的,而一些藏书还有颇高收藏价值,所以许多私人藏书除供个人把玩,或二三同好共同欣赏,满足个人及同好的文化需要外,别无它用。图书收藏作为收藏的一种,往往也出现藏书者后人并不继续藏书事业,结果藏书家身后要么捐给图书馆或其它什么文化单位,要么被贱卖。对这种情况我也耳闻过一些旧书收购店,去一些文化人主要是大学里面,收购数万册图书的事,孔网公号也采访过一些店主谈起类似的现象。
记得动态里看见一位“乖女婿”,在孔网处理他老丈人的图书。这位丈人虽是工人,可嗜书欲极强,有几万册图书,家人啧有烦言,但人家就是不改初衷,有钱就买书,且品种很高雅,几乎成商务印书馆迷;虽未必甚解,甚而读书只看序言,可也自得其乐。但老丈人去世后,丈母娘和其女儿对满屋图书,怨尤不已,索性当废纸卖,据说有一旧书店老板买到这些书,高兴得欢抃无所措手脚。后来肚子里墨水多多的“乖女婿”可能觉得这样太不值了,于是孔网开店卖书,结他发现老丈人号称价值百万的书,在孔网上许多只卖半价,但想来还是比当废纸卖值,于是就卖了下来。
我们到孔网卖书干嘛呢?除了以旧书经营作营生的外,也有不少像我这样处理闲置图书的。既然是闲置,那么你的闲置对别人有用,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所以处理闲置就是在处理对你已没多大用处的东西,何必价格昂首高高呢?为什么不想想你的闲置书能尽快到需要它的人那里,是一件善事呢?以亲民的价格处理闲置图书,是像我这样的卖家应有的胸量。 ...展开全文
卖书的那些事情
自从在孔网发动态以来,也时不时看看别人的动态,权当一种精神交流,感觉还是不错的,有时还从别人的动态中得到启发,成为我写动态的刺激和诱导。每天搜集材料写动态,常有掏空感,唯多读书才是可持续的,但书友们的动态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最近看过几篇书友动态,都是谈书的,关于卖书的、关于书多烦了的,等等,其中有一篇关于买家还价的,引起我的注意。这位书友的大致意思是,绝版书最好不要还价,好书是不降价的。碰巧就在前一天,一买家来买我的书,这位买家先下单但未付款,因为他聪明的发现我的这套书标有可议价,于是孔网发信息告诉我,这种书多没有绝版,可否按他出的价卖?于是我告诉他可以,并立即调成了他心义的价格,之后他重新下单买了。买卖双方在价格上有来有往本属正常,可是当书在各种因素左右下,只剩商品属性供炒作之用时,多少会扭曲书作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取向,会把本来需要它的读书人因价高而挡在门外。我发布图书前都要看看该书在孔网的价格情况,然后尽量以位居末位的价格发布出来,无他,就是希望书能及时到想要它的人手里,发挥书存在于世的真正价值——供人阅读。
我不懂什么版本学、孤本、善本、珍本之类,也不介意图书装订、印刷上的不同及其价格上体现的高低,认定书就是拿来读的,没有阅读价值或无法供阅读之用,只剩商品价值供人炒作,对于书都是悲哀的存在。我买书都是冲书的内容去的,至于附丽在书上面的价值,不在考虑之列,因为我不是藏书家,只要需要,就是复印本影印本也不拒绝;而我孔网卖书也是冲着自己的闲置能成为别人的需要,善莫大焉的理念行事,所以时不时调整书价,以便书友能以最低付出尽快得到想要的书,尽快实现我的闲置图书,继续履行它的存在价值——供人阅读。
既然说到了藏书家,无妨多说几句。据说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读到大量古代典籍,多亏了古代的藏书家。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所以收藏图书靠个人的爱好。而两宋以来的书院制,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古代图书馆或藏书地,所以今天我们确实要感谢古人的藏书行为,这对文化传承功莫大焉。然而,时代在进步,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已经建立,当然政府还有大有可为的空间,如何让人们能方便就近借阅是有很多要做的,否则“全民阅读”就成白说。私人藏书爱好诚可嘉焉,现实意义则可以议一议。毕竟私人藏书多不外借的,而一些藏书还有颇高收藏价值,所以许多私人藏书除供个人把玩,或二三同好共同欣赏,满足个人及同好的文化需要外,别无它用。图书收藏作为收藏的一种,往往也出现藏书者后人并不继续藏书事业,结果藏书家身后要么捐给图书馆或其它什么文化单位,要么被贱卖。对这种情况我也耳闻过一些旧书收购店,去一些文化人主要是大学里面,收购数万册图书的事,孔网公号也采访过一些店主谈起类似的现象。
记得动态里看见一位“乖女婿”,在孔网处理他老丈人的图书。这位丈人虽是工人,可嗜书欲极强,有几万册图书,家人啧有烦言,但人家就是不改初衷,有钱就买书,且品种很高雅,几乎成商务印书馆迷;虽未必甚解,甚而读书只看序言,可也自得其乐。但老丈人去世后,丈母娘和其女儿对满屋图书,怨尤不已,索性当废纸卖,据说有一旧书店老板买到这些书,高兴得欢抃无所措手脚。后来肚子里墨水多多的“乖女婿”可能觉得这样太不值了,于是孔网开店卖书,结他发现老丈人号称价值百万的书,在孔网上许多只卖半价,但想来还是比当废纸卖值,于是就卖了下来。
我们到孔网卖书干嘛呢?除了以旧书经营作营生的外,也有不少像我这样处理闲置图书的。既然是闲置,那么你的闲置对别人有用,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所以处理闲置就是在处理对你已没多大用处的东西,何必价格昂首高高呢?为什么不想想你的闲置书能尽快到需要它的人那里,是一件善事呢?以亲民的价格处理闲置图书,是像我这样的卖家应有的胸量。 ...展开全文










神圣者的观念
¥11.00 九品
2020-11-23
1 17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