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varia

实名认证

版画砖家

23 关注
713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 拍卖
这是一张巨幅的蚀刻,印在一张羊皮纸上,羊皮纸上的皮纹清晰可见,看着令人胃口大开
1824人阅读
2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0
#老版画# 关于19世纪西方木刻版画的大规模印刷技术。

从维基摘抄的原文翻译如下:
图一:
在大规模印刷中再现灰色阴影所需的光栅技术尚未发明,因此必须将照片转移到木版画上。坚硬的端粒木材允许立即打印10万件甚至更多。然而,原始木版画通常不再用于实际印刷,而仅用于制作复制品,然后再从中进行印刷。这其中常见的是铅版,它们提供了较低的质量,但对于大多数用途来说已经足够了;又或者是电镀版,其印刷结果几乎无法与原件区分开来。

图二:
在欧洲和东亚,传统上艺术家只设计木刻版画,而木块的雕刻则留给了专业的工匠,他们被称为formschneider或block- cutters,其中一些人凭着自己的能力而闻名......这就是为什么博物馆或在书籍中有时将木刻描述为“ "designed by"某个艺术家而不是直接“by”某个艺术家的原因;但大多数权威机构不使用这种区分。分工的好处是受过训练的艺术家可以相对容易地适应这种媒介,而不需要去学习木工工具的使用。

根据以上维基提供的资料显明,因为木块在多次印刷之后,可能会有各种磨损或损坏,所以到了后面,艺术家通常会把木口木刻的图像制成电铸版,再进行印刷。木口木刻行业中的雕刻工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摄影技术的发明对雕刻工很有用,因为艺术家的画可以通过摄影转换到木块上,这让雕刻工更容易进行复制。但后来摄影逐渐开始取代木口木刻的插图,雕刻工的作用也逐渐减弱。

总结:到了19世纪后期,因为艺术家的画可以通过摄影技术转换到木块上,而这样制作出来的木刻图像又可以被制作成电铸版进行大规模的印刷,所以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西方出版的木刻艺术系列书籍中的木刻版画或木口木刻版画,基本都是摄影术+电铸版的产品;只有少数艺术家本身又是专业的工匠,他们制作出来的原创木刻才不是使用了摄影术的作品;然而为了进行大规模的印刷,这些作品后来也必然会使用电铸版进行印刷的。当然,如果直接使用照相术把原始木刻转换成照相凹版再进行压印,这样生产出来的作品也可以称为木刻版画,但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展开全文
4099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老版画# 今天从维基上学到了一个关于木刻制版的历史,原文翻译如下:

图一:
此外,铅版技术的进步使得木刻版画可以复制到金属上,在金属上可以批量生产并出售给印刷商。

图二:
到19世纪中叶,电铸技术得到了发展,可以在金属上复制木刻。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单个木版画批量生产并出售给印刷厂,并且原件保留而不会磨损。

木头是较软易磨损的材料,那为什么市场上的木刻版画可以大量印制而不担心版磨损呢?原来工业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把原始木刻复制在铅版(stereotype)上印刷的了。真正原版的木刻恐怕只能找木版原件的拥有者索取了。

文章的后面还提到了一种“木头照片”技术:1860年的某雕刻师发明了一种将照片转移到木块上的工艺。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展开全文
3952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7
#老版画# 为了更好地展示本人收集的各类版画,特别开了一个新的书摊,主要上架一些较为高端的版画和书籍。各位版友和书友们若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哦😄
版画世佳的书摊
3801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因上海封城,山西、河北等地部分地区封控的原因,部分已交割的拍品订单会在相关地区解封后再发出,由此产生的延迟,敬请各位买家谅解。

另外有部分地区已发货的包裹因中途疫情封控的缘故将被退回,本人在收到退件后会暂时保留。在相关地区解封后会第一时间重新发件,快递费用由本人承担。望周知!
3906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