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较杂

实名认证

均为自阅、或家族私藏老书,若您订且读,愿听您读后感,个人粗浅读感在动态内

3 关注
940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欧行日记》读民国时期的书,即使语言通俗易懂,总会有卡点,21页,“只希望早日到科仑布”,问deepseek和豆包,在哪里,答案都匪夷所思,说可能是法国的哥伦布,甚至美国的哥伦布……还不如自己直接查看世界地图,一眼就看到,是斯里兰卡的科伦坡
89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伦佐·皮亚诺》第一章,自然属性。一、生态观。信仰上帝,崇拜自然和进化,作品仿生设计。1、仿生①IBM旅行帐篷,设计灵感:蝙蝠和鸟类翅膀,植物叶脉。②西关国际机场,灵感,巨鲸,恐龙骨架
120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图像中国建筑史》看了这本书,迷上斗拱了
142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图像中国建筑史》说实话,前面听梁思成讲,古建分为三个主要时期,豪劲,醇和,羁直。虽然宋柔、清刚一眼就能看出来了,但一直不理解“豪劲”在哪里,尤其是39页的“历代木构殿堂外观演变图”,  明明是越到后面越雄伟,北平故宫太和殿最大。早期的建筑,矮小清简,豪劲在哪里?看到94页,第二段儿,让读者回看前面的图32,认识斗拱和柱子的比例。明白了,豪就豪在,斗拱的结构体积上。虽然建筑体积小,但结构上看就是豪。
2382人阅读
3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3
《抓落叶》篇尾,讽刺人工智能的笑话很蹩脚,真的很蹩脚。“世界末日的时候,人工智能会说什么?……糟糕,我的错。” 不过,我发现一个规律,包括在真实生活中,就算是最垃圾的笑话,后面配上连绵的笑声,也变成了一个优秀笑话
2222人阅读
2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5
大师杰作。人人无法避免的主题,动态心理变化心理细描,文法简洁有力通俗易懂
253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乌鸫,常见中型雀,外观与乌鸦相似,特点:黄色喙。鸣叫声丰富多样,120+变化,故称“百舌鸟”。鸣声婉转多变,甚能模仿其他鸟类叫声,如黄鹂、画眉……找了几个视频听,真好听啊
364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3
《最好的告别》自序中,点破医疗专业“永不言弃”的追求目标。点到法律问题。本质:“救治失败不是医学的无能,而是对生命进程的尊重。”
348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土星之环》不知是否有人像我一样,买这本书是妄图了解天文学?🤯见过吓人的书,没见过这么吓人的。读完第一章,天文爱好者只能见到:“精神和身体的某些疾病偏爱在天狼星出现的时候在我们身体中扎根。”“宁录消失于猎户座,欧西里斯消失于天狼星。”。晕头转向的读完第一章,回首目录,竟然发现是关健字节选模式。难怪,有关作者简介中:塞巴尔德的这种写作风格,被看作是博尔赫斯以来,消除或重塑叙事小说界限的第一人。
346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去云那边儿》
读完我想,作者的架构思路:让两条线索交叉——婚外情和医患关系,猛烈碰出闪光——车祸是最合适的,贯穿一条中轴线——对云的热爱。这个思路说起来,即大胆,又俗套。个人感觉这部短篇太牵强附会了。如果说中心思想的话,列两个。①借助现实的繁杂人事关系,表现丰富多彩的云世界。②放肆动用云的知识,隐喻现实人间的不稳定和精彩。不知书友偏向哪个?我两个都想选,又都不想选,只好就都列出来了
282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入瓷》前半部分看着感觉不深,就是乱世有才弱女子艰难求生的故事,幽暗、清苦。看到中部时,说是法国画家柯罗的话能疗病,觉得这个名字熟悉,前一段看到过他的真迹——湖南省美术馆正在展出。到95页时,“同盟会”字眼出现,瞬间觉得这个故事的逼格飚高了。看完才明白,这个故事讲的是:乱世中艺术的顽强传承。
286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命若琴弦》篇幅不长,情节简单,小瞎子看上去好像瞎的不厉害,翻山越岭走山路很顺当,捡柴生火做米饭无障碍,听电匣子时摸兰秀儿的头,自然而然。作为读者,我越看越懵,后来才明白,作者的重点,并不是向读者传递他的眼睛有多瞎,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让读者明白,就算眼睛瞎,人的七情六欲也是正常的,人的心智也清澈明亮。
259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魏晋之际》细细密密,因为所以。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带队,老练、惊险,仇鹿鸣写的绘声绘色,一口气读完。
529人阅读
1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5
山中,本身并没有最后一季,一季接一季,山和云,恐怕不理会人类文化
540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4
在读过的书单中,每本书就像星星一样,升起又落下
256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