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9534浏览 8内容
+关注
分享
表情
图片
长文章
商品

4/2000

发布
  • 最新
  • 热门
314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3
#黄山# 《黄山图》见证了画家黄永玉与黄山之间的不解之缘。1973年和1977年,黄永玉两次登临黄山。这幅《黄山图》创作于1979年,面家深情地回忆了黄山的壮丽美景。画中山峦层叠,宛如仙境。画面虽以黑白为主调,却通过不同浓度的墨色对比,展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偶尔几抹淡蓝点缀其间,深浅交织,虛实相应,画家巧妙运用大面积留白,既体现了云雾氤氲,又与山的大写意表现互相映村,展现出其对画面布局的独到见解和非凡魄力。这种大胆留白为空灵的意境提供了空间,同时增强了面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题识文字写道:从温泉到玉屏楼,再到北海、飞来
石、排云亭和始信峰,每一步都充满了自然的壮丽和人文的韵味。秋日的红叶、飞瀑深涧、云海翻腾,无不让人陶醉其中。最后,黄永玉在松谷庵小憩,品茶赏景,尽享山水之乐,感叹此行无悔。这段文字不仅描述了黄山的自然景观,还记录了黄永玉的游历过程和内心感受。题识以精细的楷体书
写,与画面疏密相问,书面结合,相得益彰,趣味无穷。
45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黄山# ‣#【心赏】# 没有水的黄山烟云图

山水画一般来说,要有山,要有水,不过,确实也有人只要有山有树的山水,那黄山就再合适不过了,我去了黄山几次,在主体景区内,水是极少的,黄山以云海、奇石、怪松、温泉四绝取胜,而温泉是在山脚下,所以以黄山为题的国画,最大的特色就是前三绝。

这是一幅六尺整张的山水画,画面上下两座主体山峰形成一个山谷,山谷中云蒸霞蔚,云层从山腰以下上涌,与山峰相互交错、翻滚,山谷中的山峰如同岛屿一样漂浮在云海之上,美不胜收。云气从左下角冲出画面上方,从窄变阔再到无限宽广,让整幅画气韵贯通,气势恢宏。

画面以云海为主,可是一样少不了奇石,只看这些山石形状千奇百怪,令人叫绝,或屹立峰顶,或与山相偕,或与松结伴,是一种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美。画面中部那块屹立的山石,就像一头骆驼在引颈长啸。

再看那云海中与奇石相伴的松,千姿百态,在山顶上或者陡崖边,它们潇洒、挺秀,姿态优美,或冠如伞盖,或虬曲矮小像是一盆漂亮的盆景。这些松树在断崖绝壁的地方伸展着它们的枝翼,可谓是坚强不屈。

《黄山松峰》(178×97cm)
...展开全文
352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3
#黄山# ‣#【心赏】# 一品黄山,天高云淡

许多年前有一个“一品黄山,天高云淡”的广告宣传片,相信很多人都记忆犹新,那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黄山的美在那个宣传片里展现无遗。而我在黄山旅行的时候,据工作人员给我说,那个镜头,摄影师在黄山蹲了足足一个月,才拍出来那种摄人心魄,无与伦比的美。

爬过黄山的人都会知道此言不虚,在山上看到美景,尤其是云海想要拍照,就要赶快拍,不能犹疑,不能迟钝,拍人像不要想着要摆POSE,因为下一秒,POSE还没摆好,云海就会消失不见,仿佛根本没有存在过一般,仿佛你刚刚经历了一个梦境,就是这么稍纵即逝,变幻莫测,无法重复,真真的是“云淡风轻”。

除了镜头可以留存美,画笔也可以。今天分享的这幅《黄山烟云》,让我仿佛回到了黄山,再一次领略那怪石、云海、奇松,厚厚的棉花般的云朵海一样弥漫在山与山之间,姿态优美的奇松长在悬崖峭壁之上,那一座座山峰高耸入云,或全身或半隐,山体怪石嶙峋,星罗棋布,点缀在波澜壮阔的黄山云海中,他们仿佛把天地精华都汇集于此,真不愧是“一品黄山,天下无山”。

《黄山烟云》(138×68cm)
...展开全文
304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黄山# 路遥的《人生》扉页上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
登黄山休息时时,再次翻开这本书时,心中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1741人阅读
2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21
#黄山# 大年初五
黄山遇到下雪,瑞雪兆丰年
太美了,写生游玩好去处
6170人阅读
3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4
#黄山#
去黄山旅游,必看迎客松。

黄山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享誉海内外,位列“中华十大名山”之中。

而黄山,最具标志性的景点,当属迎客松,它生长在黄山风景区玉屏区的青狮石旁,海拔高度大约为1670米。

因其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宾客,因此得名。

《迎客纳福》68×138cm
...展开全文
713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黄山# 迷雾黄山之水墨丹青……
225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