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书是古籍善本?#

+关注
分享
表情
图片
长文章
商品

13/2000

发布
  • 最新
  • 热门
#什么样的书是古籍善本?# 吴兴刘氏嘉业堂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私家藏书楼,由藏书家刘承幹(1882-1963)于1924年在浙江湖州南浔镇创建。其藏书规模宏大、刻书精良,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关于嘉业堂的综合性介绍:

一、创建背景与藏书规模
1. **创建与命名**
嘉业堂得名于溥仪御赐的“钦若嘉业”匾额,源于刘承幹曾为光绪陵植树的贡献。书楼建筑占地广阔,拥有80余间藏书室,并设有专门的刻书工坊。
刘氏家族以丝绸业致富,为其藏书奠定了经济基础。全盛时期藏书达20万册60万卷,包括宋元椠本、明清刊本、稿抄校本及地方志四大类,其中不乏孤本如《永乐大典》44册、《四库全书》残本等。

2. **藏书特色**
- **宋元珍本**:藏有宋版69部、元版70部,镇库之宝为宋椠“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 **明刊本与地方志**:明刊本约2000种,地方志1217种35359卷,涵盖丰富的政制、边防等史料。
- **稿抄校本**:如《明实录》《清实录》等,部分为天一阁、汲古阁等名家旧藏。

二、刻书成就与学术贡献
1. **刻书活动**
刘承幹不仅是藏书家,更是刻书家。他耗资20余万元,历时20年刊刻书籍187种3001卷,包括《嘉业堂丛书》《吴兴丛书》《求恕斋丛书》等。刻书注重校勘与工艺,如《景宋四史》历时14年完成,由版本学家叶昌炽校勘,刻工陶子麟操刀,被誉为“近代中国木刻书之代表”。

2. **学术价值**
- 所刻丛书多收录罕见孤本,如屈大均《安龙逸史》、黄宗羲《授时历故》等,填补了文献空白。
- 缪荃孙评价其刻书“遵经训、重孤本、补遗佚”,体现了保存文化的使命感。

三、历史变迁与保护
1. **抗战时期的危机**
1937年日军入侵后,嘉业堂藏书成为日本学者与财阀(如长泽规矩也)的劫购目标。刘承幹一度被迫与日方谈判,但在郑振铎、张元济等学者组成的“文献保存同志会”努力下,部分珍本以25万元售予中央图书馆(后迁台),避免了流失海外。

2. **捐献与归宿**
1951年,刘承幹将嘉业堂建筑及剩余藏书、雕版捐献给浙江图书馆,完成“私藏转公藏”的历史转变。部分藏书散见于浙江大学、香港大学等地。现嘉业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书主体由浙江图书馆管理。

四、文化影响与评价
1. **近代藏书楼典范**
嘉业堂与天一阁、文澜阁齐名,代表了私家藏书的巅峰,其藏书与刻书活动推动了古籍整理与学术研究。

2. **民族文化的守护**
抗战期间学者们的抢救行动,彰显了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郑振铎曾言:“史在他邦,文归海外,奇耻大辱,百世莫涤!”嘉业堂的存续成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象征。

总结
吴兴刘氏嘉业堂不仅是藏书与刻书的集大成者,更见证了中国近代文化守护的艰难历程。其遗产至今仍为学术界与公众提供研究资源,成为南浔古镇的文化地标。若需进一步了解其藏书目录或刻书细节,可参考浙江图书馆的馆藏资料或相关研究论著。
...展开全文
67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什么样的书是古籍善本?# 什么样的书是古籍?什么样的书是善本?这里面可有很多学问?近些年,收藏市场中对于古书的追捧渐渐兴起,书这东西谁家都有,可哪些是具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的珍品,你分得出来吗?可千万别把天价的古籍善本当废纸卖了。

首先科普一下,什么是古籍?
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不统一,有人认为鸦片战争(1840年)之前的书应纳入古书范围,在此之前机器印刷还未兴起,唐、宋以来的刻版印刷、手工抄录仍然延用,“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还是一项“技术活”。
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之前的书籍都应纳入古书藉范畴,从1840年至1921年这段时间内各种方法印制的书籍,由于其具有的独特的历史价值,也应被重视,因此也是古籍。
除此之外,尚有学者认为,1949年建国前的书籍都应算做古书藉,因为1921年至1949年的书籍具记录了中国革命的历程,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不能算做当代书籍。
这几种观点小编其实倾向于最后一种,因为目的和出发点不同,作为一个民间收藏者,清末及以前的书籍虽然更具有收藏价值,但建国前的书籍已经很少能够见到了,在小编眼里,它们都是收藏对象,都是古籍。

在古书藉收藏中经常能听到一个名词——善本,这是什么意思呢?
从字面意思理解,善本就是比较好的书,然而真的是这样简单吗?
老祖宗的名词当然不会这样简单,善本首先得是古籍,“古籍善本”这四个字是不可以分开的, 当代书籍谈不上善本不善本。
另外,善本有以下几层意思。
一是内容准确,如果内容不全,还满篇错别字,再古的古籍也是废材,一些名家校核、批注的古书往往更接近善本。
二是约定俗成,认为木刻版、石刻版、手抄版的线装书更接近“善本”,但这可能是一种误区,就好比“玩玉的都认为新疆和田玉必然比其它产地的玉好”,其实印刷质量好、装订完美才是善本书籍的基本要求。
三是内容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性,同样是古医书,普通人写的内容就无法和《本草纲目》相提并论。

具备以上三点的古书藉就是古籍善本,是收藏的目标,但要在众多的书籍中一眼“叼”中你想要的古籍善本,是需要知识做支撑的,首先你得熟悉一些古书,比较常见的有中医方面的手抄版《药方》、《黄帝内经》;名著方面的木刻版小说,比如《三国演义》,石刻板小说,比如《聊斋志异》;地理方面的木刻板舆图;宗教方面的各种经书等等。

上面说的这些书名并不高大尚,但拿到手上时,历史沧桑感就会瞬间袭来,这就是古书籍的价值所在。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赶紧去家里面翻一下,这样的书你家有吗?
...展开全文
426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