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遇见# 《是谁在说谎》
每个人都会说谎,并都要为谎言担心,因为谎言总停留在一个悬河注壑的边缘上。但有些人并不为谎言担心,因为他们能把谎言说正了。
有一位居士求佛:“师父,其它戒律我都可以做到,但‘不妄语’这条我做不到。”“我是卖布的,布一定会褪色的,如果买布的问我会不会褪色,我照实说,人家就会到说自己的布‘不褪色’的那家去买了。”一个大名鼎鼎的佛回应:“你可以这样说,八块钱一米的褪色,十二块一米的不褪色……”天哪,佛竟然是这样教唆的!明天我就把孔网出售的八块钱一本的书都加价到十二块钱,要是有买家问我为什么加价,我就说:“佛告诉我的,十二块钱一本的要比八块钱的新,你可能更愿意买!”
在孔网,我有个使用频率最高并最容易制造联想的词:“实物拍摄”。我之所以能对这个词展开脉水寻经般的联想,是因为有很多个想法都不安分。作为卖家,我可以用这个词来抵挡买家“找后帐”(尽管从来没有买家来找过我后帐);作为买家,我见到这个词就可以委托一个信任。不过在我的店铺,“实物拍摄”并不仅仅在证明一个真实,我更深的用意是用它营造一个“诱惑”。我尽可能地把一本本书的心都掏出来给大家看,是想让大家感触它们跳动的脉搏,因为说不定某个频率就会与某个买家吻合。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安利保健品公司进入上海。安利公司实行的新产品“无因全款退货”的营销方式被哈咈列为MBA课程教材案例。按安利规定:不管任何原因,如果顾客在使用后感到不满意,哪怕一瓶沐浴露用得一滴不剩,只要瓶子在,就可以全额退款。这项规定在美国施行了很久,一直是安利公司信誉和品牌的象征。然而,守规矩的中国人很快就以“守规矩”的方式震撼了美国人:很多中国人把刚买的安利洗碗液、洗衣液倒出一半,然后再用半空的瓶子甚至全空的瓶子去要求全额退款。刚刚开业不久的上海安利公司,每天早上门口都满满排着要求退款的队伍,最多时每天退款高达100万元。无奈的安利公司只好放弃了他们被誉为“完美得无懈可击的一整套激励制度”,规定:产品用一半只能退一半,全部用完则不予退款。其实事情至此本可以符合逻辑地了结,但总有人想拯救“自甘堕落”的国人。有人就此发了一篇猛文《中国的群氓现象》,指责拿着空瓶子的人建造了一个“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世界,说他们损害信用、损害道德、损害物质,危害社会。问题突然间严重了。“到底谁是‘群氓’!一百年前有一伙自我标识为文明的人到中国又抢又杀最后还把一个大园子烧了,这伙人不是群氓吗?”“一百年前的文明距当今有一点遥远。”“是这样吗?那你现在跑到伊拉克干什么去了!”中国人拿空瓶子只是兑现一个诺言,却成了“群氓”,而安利公司在用一个不可能承担的后果营造了一个“虚假诱惑”反成了受怜悯的正人君子,这就是“规则”吗?我无意卷入这场目尽裂的争议中,但我无论如何要给那些拿着空瓶子的人点赞,因为他们在用被指责的脸面勇敢地戳穿了一个谎言,并严正地宣告:“你的牌坊不是可以随便立的!”
我做不起“空瓶子”的买卖,但我能做得起“实物拍摄”。如果有一天孔网上出现“书买走后,无论什么原因,看过后只要不满意就可以退款”的卖家,那绝对不是我。我能做到的,只是把所有赔钱的和赚钱的订单,都做成一样诚实的包装,最大限度地不让“实物拍摄”走了模样。
外国人说中国人很聪明,他们承认中国人能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但他们拒绝承认中国人能创造一流的品牌。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外国人总听中国人在重复:“我的奶粉里没有三聚氰胺,我的鸭蛋没有苏丹红!”所以我说外国人更聪明,外国人能把黑做白了,而中国人只能让黑更加醒目。我相信中国人反躬自责的诚实,也羡慕外国人“此地无银”的诱惑,但在两界之间我更相信有一块净土,那就是“实物拍摄”。
每个人都会说谎,并都要为谎言担心,因为谎言总停留在一个悬河注壑的边缘上。但有些人并不为谎言担心,因为他们能把谎言说正了。
有一位居士求佛:“师父,其它戒律我都可以做到,但‘不妄语’这条我做不到。”“我是卖布的,布一定会褪色的,如果买布的问我会不会褪色,我照实说,人家就会到说自己的布‘不褪色’的那家去买了。”一个大名鼎鼎的佛回应:“你可以这样说,八块钱一米的褪色,十二块一米的不褪色……”天哪,佛竟然是这样教唆的!明天我就把孔网出售的八块钱一本的书都加价到十二块钱,要是有买家问我为什么加价,我就说:“佛告诉我的,十二块钱一本的要比八块钱的新,你可能更愿意买!”
在孔网,我有个使用频率最高并最容易制造联想的词:“实物拍摄”。我之所以能对这个词展开脉水寻经般的联想,是因为有很多个想法都不安分。作为卖家,我可以用这个词来抵挡买家“找后帐”(尽管从来没有买家来找过我后帐);作为买家,我见到这个词就可以委托一个信任。不过在我的店铺,“实物拍摄”并不仅仅在证明一个真实,我更深的用意是用它营造一个“诱惑”。我尽可能地把一本本书的心都掏出来给大家看,是想让大家感触它们跳动的脉搏,因为说不定某个频率就会与某个买家吻合。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安利保健品公司进入上海。安利公司实行的新产品“无因全款退货”的营销方式被哈咈列为MBA课程教材案例。按安利规定:不管任何原因,如果顾客在使用后感到不满意,哪怕一瓶沐浴露用得一滴不剩,只要瓶子在,就可以全额退款。这项规定在美国施行了很久,一直是安利公司信誉和品牌的象征。然而,守规矩的中国人很快就以“守规矩”的方式震撼了美国人:很多中国人把刚买的安利洗碗液、洗衣液倒出一半,然后再用半空的瓶子甚至全空的瓶子去要求全额退款。刚刚开业不久的上海安利公司,每天早上门口都满满排着要求退款的队伍,最多时每天退款高达100万元。无奈的安利公司只好放弃了他们被誉为“完美得无懈可击的一整套激励制度”,规定:产品用一半只能退一半,全部用完则不予退款。其实事情至此本可以符合逻辑地了结,但总有人想拯救“自甘堕落”的国人。有人就此发了一篇猛文《中国的群氓现象》,指责拿着空瓶子的人建造了一个“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世界,说他们损害信用、损害道德、损害物质,危害社会。问题突然间严重了。“到底谁是‘群氓’!一百年前有一伙自我标识为文明的人到中国又抢又杀最后还把一个大园子烧了,这伙人不是群氓吗?”“一百年前的文明距当今有一点遥远。”“是这样吗?那你现在跑到伊拉克干什么去了!”中国人拿空瓶子只是兑现一个诺言,却成了“群氓”,而安利公司在用一个不可能承担的后果营造了一个“虚假诱惑”反成了受怜悯的正人君子,这就是“规则”吗?我无意卷入这场目尽裂的争议中,但我无论如何要给那些拿着空瓶子的人点赞,因为他们在用被指责的脸面勇敢地戳穿了一个谎言,并严正地宣告:“你的牌坊不是可以随便立的!”
我做不起“空瓶子”的买卖,但我能做得起“实物拍摄”。如果有一天孔网上出现“书买走后,无论什么原因,看过后只要不满意就可以退款”的卖家,那绝对不是我。我能做到的,只是把所有赔钱的和赚钱的订单,都做成一样诚实的包装,最大限度地不让“实物拍摄”走了模样。
外国人说中国人很聪明,他们承认中国人能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但他们拒绝承认中国人能创造一流的品牌。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外国人总听中国人在重复:“我的奶粉里没有三聚氰胺,我的鸭蛋没有苏丹红!”所以我说外国人更聪明,外国人能把黑做白了,而中国人只能让黑更加醒目。我相信中国人反躬自责的诚实,也羡慕外国人“此地无银”的诱惑,但在两界之间我更相信有一块净土,那就是“实物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