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致中秋# 中秋思母
十月二日中秋节刚过,心里沉甸甸的,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电话中得知,母亲一个人在家过双节,姐和弟妹都没过去。一个人的中秋节,母亲不知道过了多少次,估计又是看着电视睡着了,我仿佛看见了母亲蜷缩在小床上的样子,让人揪心。
我小时候从来没有团圆的意识,只知道月亮圆了,就是吃月饼的时候,弟一人吃一个,我和姐每人半块,我很不喜欢吃那个硬邦邦齁甜齁甜的点心,每次都是趁母亲不注意的时候,“嗖”的一声,手一甩,把咬了一小口的半块月饼,扔到了楼对面的柴火棚顶上,然后若无其事的下楼玩去了,母亲问起时,就说吃完了。天天见面,团不团圆的也没觉得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参加工作以后,只有过春节才能回家一趟,那个时候,只想见同学,何时会想起家人。结了婚,回去的次数就少了,母亲每逢过春节都会说:别回来了,来回路费要花很多钱。渐渐地,感觉母亲那里已经不是我的家,自己真的如水般地被泼出去了。
母亲是一个很守旧的人,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生活节俭,只有在需要钱的时候,才会想到远在外地的女儿,原本炽热的心,被她无数次的偏爱做法,也渐渐变得冰冷。我对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只要你自己开心就好。
母亲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越来越孤僻,脾气也变得怪异,附近的邻居不搭理她,孩子们不愿靠近她,整栋楼只有母亲和隔壁的修老师还在居住,她说喜欢安静,人多了会烦躁,她宁愿守着清冷、孤独和寂寞,盼望着儿子退休回家为她养老。
我见过母亲很多次哭。在单位被同事挤兑,在家里被邻居欺负,母亲会忍,实在忍不住了就放声哭嚎,整栋楼的人都能听见。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刚上小学的那一年三十,半夜想起来小便,又怕冷不愿意出被窝,感觉房间里有昏暗的灯光,慢慢睁开眼,看见母亲坐在台灯下,在给我们大年初一要穿的新衣服上钉扣子,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流到了鼻尖再滴下来,一滴一滴,只有眼泪没有哭声,每一滴眼泪都滴进了我幼小的心里。
2016年底,我回去办理退休手续,当我拖着拉杆箱站在家门口时,母亲才发现我回来了,她的听力越来越差。晚上,母亲睡卧室,我睡客厅里的小床上,这是母亲经常看电视的地方。凌晨三点多,母亲起来小便,打开卧室的灯,动作很轻,我知道她是怕吵醒我,但我还是醒了,也许是换了新床的原因,睡眠比较轻。我没睁开眼,感觉母亲差不多躺在床上了,我睁开眼睛想看看她是否已躺下,而我看到的是母亲探出上半身,抬着头看着我的眼神,她不好意思地说:“还是把你吵醒了。”我向她做了一个让她过来的手势,母亲竟然动作很麻利地起来下床,我赶忙把被子撩起来,她就势躺在了我的被窝里,脸是背着我的,我让她转过来我们说说话,她说:“我嘴臭,就这样说吧。”“年纪大了牙齿烂掉了,肠胃消化功能退化,都会有口臭的,这又不传染怕什么。”我边说边把她身子扳转过来,那一瞬间,我看见了母亲噙满泪水的双眼!转过身的母亲连忙捂住脸,我把她拥在怀里,就像拥着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眼泪流出了我的眼眶,多年的冰冷在泪水冲刷下逐渐溶解,瞬间顿悟到母亲的含辛茹苦:原来她的坚强是信念支撑的,是有期限的,年轻时她就是一堵防火墙,靠着必须把孩子养大的信念,为孩子遮挡风雨,让我们百毒不侵,而如今,她老了,这堵“墙”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沧桑磨砺,早已风化,此时的她精疲力尽,也想借子女的臂膀靠一靠。“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现在我们羽翼已丰满,而她刚强的盔甲卸掉了,变成了我们小时候的柔弱,该我们呵护她了。
这样一直到天亮我没有睡意,思绪很多,母亲倒像个孩子似的,睡得香甜。等我事情办好,让她跟我一起回家,她坚定地又一次回绝了,还是选择了继续等待。
2020年8月10日,因为弟弟要回川,我和老公匆忙踏上了回家的归途,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我和姐把承诺书交到了弟的手里,放弃了老宅继承权,并愿一同承担抚养母亲的义务,好让母亲安心养老。我们拍了张全家福,这是近四十年来再次团圆的真正纪念,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母亲这几天很开心,而我知道,弟不退休,她就会这样一直期盼着,还有三年,祈盼母亲的心尽快有个归属感吧!
写到这里,心情平静了许多,但一想到远在四川的母亲,又平添了些许惆怅,唉……母亲永远是儿女们永远的牵挂。
1.4万人阅读
11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9 119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29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