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好时节# ◎种蒜苗的少年 |(河南)李红军
少年时代是一个响当当的传奇。随意截取一个年轮的片段,或者一丝紧密的纹理,都可以渲染出来一段难忘的人生。
按照学校的课堂要求,我家二宝博尔迪需要写作《种植日记》。这事多多少少还是难倒了他,他把铅笔放倒,夹在空白的日记本间隙,望着我叹气。找一粒种子并不难,可是,种花吧,我没有什么经验。想来想去,我就想到了种蒜苗。种什么都是种,种蒜苗我可是有亲身体验的。
记得,我10岁时,跟随县城工作的父亲先从乡下进了城,两三年后,母亲和弟妹才进了城。进城,虽然还是农业户口,一家人蜗居在十平米左右的单间里,可那却是无比幸福的事情。单位允许带家属,流行单职工带家属一起生活。家家户户屋门口放个煤火炉子,吃水就到每层楼的公共洗手间外面的自来水管处接。
进城居住和生活,最大的疑难问题是吃菜,城里不像乡下,哪怕一个人每天吃一根菜,也要到街上去买。而乡下,随便到田间地头走一走,有什么就薅点什么,一盘菜、两盘菜很容易凑齐。
春天来临的时候,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肯定不是为了吃菜),我找来一个白瓷盘,剥了一、二十瓣大蒜,用心摆放在盘子内,用洋瓷缸接来自来水,浇灌在洁白如玉的大蒜上,水位刚好埋没大蒜三分之二的高度即可。因为生长的大蒜也像人一样,每时每刻需要透气和呼吸。
星光四射的夜晚,我和小伙伴在父亲单位的木材垛之间捉迷藏,大蒜则在家里的木桌上的白瓷盘里默默歌唱。睡觉前最后一件事,和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观察那些怀春的大蒜的隐秘心事。先是有一颗大蒜最先发出白胡子一样细密柔软的根须,等到其它迟钝的大蒜也发出根须,第一颗大蒜已经抽出鹅黄色的嫩芽,生命就这样诞生了。
为何是先有根?为何是鹅黄的嫩芽包裹着翠绿的茎叶?一大堆的问号,挤满我小小的脑袋。找不到人生的答案,父母亲起早贪黑,忙于上班和赚取生活费,我只能够瞪大眼睛观察,闭目深思。感觉那些疯长的大蒜就像是另一个我,来到这个辛酸而幸福的人间,我们彼此之间心有灵犀。
不用一句空洞的口号,蒜苗们就已经争先恐后地拔节,我无须充当拔苗助长的农夫,只用担当守株待兔的懒汉。绿油油、齐刷刷的蒜苗让我找到了每次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我跟少年维特的烦恼说拜拜,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有魅力的情意?转眼之间,我种植的蒜苗已经一拃高了,为光线暗淡的我家带来无限的生机,就像一个完美无缺的盆景。父母亲和弟妹都会不失时机地光顾,送上一句句赞美。
终于,这波饱含殷殷爱意的蒜苗,走到了宇宙的尽头。家人议论再种也不会长多少了,还是炒炒吃了吧,能够一盘菜呢。我不知为什么,就是说不出来一句话来。家人说的没错,菜不就是为了让人吃的吗?!蒜苗也是菜,同样也是为了人果腹的。可是,我就是下不去狠心将它们连根从盘子里拔出来,白瓷盘是它们的家,现在就像有人要把我从这十几平米的单间里拔出去,我一万个舍不得呀。
最终,我趁家人出门在外,把好端端的一盘蒜苗转移到垃圾桶,用一块塑料布轻轻盖住……
/
少年时代是一个响当当的传奇。随意截取一个年轮的片段,或者一丝紧密的纹理,都可以渲染出来一段难忘的人生。
按照学校的课堂要求,我家二宝博尔迪需要写作《种植日记》。这事多多少少还是难倒了他,他把铅笔放倒,夹在空白的日记本间隙,望着我叹气。找一粒种子并不难,可是,种花吧,我没有什么经验。想来想去,我就想到了种蒜苗。种什么都是种,种蒜苗我可是有亲身体验的。
记得,我10岁时,跟随县城工作的父亲先从乡下进了城,两三年后,母亲和弟妹才进了城。进城,虽然还是农业户口,一家人蜗居在十平米左右的单间里,可那却是无比幸福的事情。单位允许带家属,流行单职工带家属一起生活。家家户户屋门口放个煤火炉子,吃水就到每层楼的公共洗手间外面的自来水管处接。
进城居住和生活,最大的疑难问题是吃菜,城里不像乡下,哪怕一个人每天吃一根菜,也要到街上去买。而乡下,随便到田间地头走一走,有什么就薅点什么,一盘菜、两盘菜很容易凑齐。
春天来临的时候,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肯定不是为了吃菜),我找来一个白瓷盘,剥了一、二十瓣大蒜,用心摆放在盘子内,用洋瓷缸接来自来水,浇灌在洁白如玉的大蒜上,水位刚好埋没大蒜三分之二的高度即可。因为生长的大蒜也像人一样,每时每刻需要透气和呼吸。
星光四射的夜晚,我和小伙伴在父亲单位的木材垛之间捉迷藏,大蒜则在家里的木桌上的白瓷盘里默默歌唱。睡觉前最后一件事,和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观察那些怀春的大蒜的隐秘心事。先是有一颗大蒜最先发出白胡子一样细密柔软的根须,等到其它迟钝的大蒜也发出根须,第一颗大蒜已经抽出鹅黄色的嫩芽,生命就这样诞生了。
为何是先有根?为何是鹅黄的嫩芽包裹着翠绿的茎叶?一大堆的问号,挤满我小小的脑袋。找不到人生的答案,父母亲起早贪黑,忙于上班和赚取生活费,我只能够瞪大眼睛观察,闭目深思。感觉那些疯长的大蒜就像是另一个我,来到这个辛酸而幸福的人间,我们彼此之间心有灵犀。
不用一句空洞的口号,蒜苗们就已经争先恐后地拔节,我无须充当拔苗助长的农夫,只用担当守株待兔的懒汉。绿油油、齐刷刷的蒜苗让我找到了每次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我跟少年维特的烦恼说拜拜,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有魅力的情意?转眼之间,我种植的蒜苗已经一拃高了,为光线暗淡的我家带来无限的生机,就像一个完美无缺的盆景。父母亲和弟妹都会不失时机地光顾,送上一句句赞美。
终于,这波饱含殷殷爱意的蒜苗,走到了宇宙的尽头。家人议论再种也不会长多少了,还是炒炒吃了吧,能够一盘菜呢。我不知为什么,就是说不出来一句话来。家人说的没错,菜不就是为了让人吃的吗?!蒜苗也是菜,同样也是为了人果腹的。可是,我就是下不去狠心将它们连根从盘子里拔出来,白瓷盘是它们的家,现在就像有人要把我从这十几平米的单间里拔出去,我一万个舍不得呀。
最终,我趁家人出门在外,把好端端的一盘蒜苗转移到垃圾桶,用一块塑料布轻轻盖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