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寄哀思# ◎《彼岸花的白色合唱(77)
——中国当代已故诗人备忘录》|(河南)李红军
■卧夫(1964-2014),原名张辉,诗人、摄影家。黑龙江双鸭山人,长居北京。曾出资修葺海子墓。2014年4月16日,他没带手机、身份证和钱离开北京宋庄的工作室,4月25日,北京怀柔某座山头的两个老乡发现了死去的卧夫。
1985年5月10日,有一个桀骜不驯的歌手发行了一张名为《狼的专辑》,主打歌是《狼》。他凄凉中带着一丝热烈的嗓音,俘获了众多渴望去探寻前路风光斩获希望的人们那颗彷徨的心,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以往人们对狼只有残忍一面的认识,转而把歌中孤独的狼认作若即若离的幻影般的旅伴,当北风席卷黄沙,长啸两声之后,与狼一同向着传说中的草原走去。这位歌手就是齐秦。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报以两声长啸/不为别的/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齐秦《狼》)
《狼》流行的年代正值20世纪八十年代,处于从匮乏走向丰富阶段的物质生活让位于乐观、激昂的精神生活。流行歌曲和诗歌是人们的宠儿,人们把耳朵贴近收音机,聆听歌手的演唱和播音员的诗朗诵。人们在操场和广场上,谈论心仪的歌手和诗人。又在斗室和车上,学唱流行歌曲,抄录令人脸红心跳的情诗……
大多数人还是羞涩的,当众演唱流行歌曲,有可能被人指责为不正经。但诗歌则是隐秘的,朗诵也是轻声的,更适合人们交流情感和思想。听说谁会写诗,人们就会竖起大拇指,投去羡慕的眼光。更多的少男少女拿起笔杆,摇动阳光或细雨,在稿纸上写下分行的文字作为情书,没准儿还会署上一个笔名,郑重地寄给远方的恋人。人们因诗歌而泪流,又因诗歌而发狂。
就在那个年代,有个东北小伙也爱上了诗歌创作,但他却不愿意别人称呼他为诗人,“每当有人把我称为诗人,我恨不得把手伸到对方腋下咯吱咯吱——我认为是对我的挖苦”。话虽这样说,只能显示他是个固执的人。他肯定认同齐秦在流行歌曲中塑造的《狼》的形象,遂以英文狼(wolf)的中文译音——卧夫为笔名,他还曾经自嘲道,初生是人,异化为狗,落荒成狼。诗人卧夫这不是在贬低和作践自己,而是借鉴“狗眼看人低”的说法,进一步得出狼眼看人则能看到骨缝里的尖锐和深刻,进而反观人生。
“你说,石头一定养在水里才最好看/于是,我把石头养在水里/用的是透明的水。我等着石头开花/石头有海的味道。我躲在月亮底下/用这些被腌咸的石头越来越安详地感化自己/身边有一条蛇。但我不想把音乐破坏//你说,你在和自己打赌/于是我也和自己打一个赌:我赌你赢/我因此成为烈士。我很可能再也不怕疼了/今天比昨天明显短了一截/这是我剪掉了一些橄榄枝/这让我忘记了从心脏到边疆的距离//世界多么美好。我们的世界/有会说话的石头,还有剪刀和布”(卧夫《石头、剪刀和布》2011年7月20日卧夫制造)
石头一定养在水里才最好看,谁说的?哪怕全世界都不相信,诗人一定会信的,这不是痴情是什么?诗人养石头用的是透明的水,像心灵一样透明,这当然需要耗费心血了。等着石头开花,这不是妄想是什么?诗人信的。石头有海的味道,说明石头来自于大海,有大海的胎记和烙印。诗人躲在月亮底下,喜欢静静思考,不喜欢阳光下的人们打扰。用被腌咸的石头感化自己,之前用透明的水养石头,又没有放盐,怎么会腌咸呢?显然是诗人的眼泪掉了进去,且量只多不少。读到此处,感觉石头像一种被岁月之手尘封的爱情。诗人身边有蛇,蛇在伊甸园曾诱惑人偷吃禁果,诗人认为清水养石头不错,类似于养心,清心寡欲,这样的时光如音乐一样流过,何必打破?诗人心中的那个人在和自己打赌,赌什么呢?当然还是赌石头养在水里是否开花?岁月的长河中沉淀的爱情是否会有结果?诗人也效仿着和自己打赌,认为对方说得对,对方赢。诗人甘愿牺牲,成为烈士,在爱情中也就无所谓受伤,无所谓疼痛。诗人放下石头,拿起剪刀,像对付布一样,借死亡之手剪掉一些橄榄枝,打破和平或者僵持局面,尽管今天比昨天短暂了,没法享受同等的时光待遇,但是却因此让诗人忘记从心出发到达远在边疆的爱情的距离,因为心死过一回后大胆突围,世界才变得美好。这样的结果来自于沉默的石头似乎开口启发诗人,只有行动起来,才能让爱重新启动和循环不已,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不分胜负,不分彼此,合二为一……
2020.7.11偃师/
——中国当代已故诗人备忘录》|(河南)李红军
■卧夫(1964-2014),原名张辉,诗人、摄影家。黑龙江双鸭山人,长居北京。曾出资修葺海子墓。2014年4月16日,他没带手机、身份证和钱离开北京宋庄的工作室,4月25日,北京怀柔某座山头的两个老乡发现了死去的卧夫。
1985年5月10日,有一个桀骜不驯的歌手发行了一张名为《狼的专辑》,主打歌是《狼》。他凄凉中带着一丝热烈的嗓音,俘获了众多渴望去探寻前路风光斩获希望的人们那颗彷徨的心,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以往人们对狼只有残忍一面的认识,转而把歌中孤独的狼认作若即若离的幻影般的旅伴,当北风席卷黄沙,长啸两声之后,与狼一同向着传说中的草原走去。这位歌手就是齐秦。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报以两声长啸/不为别的/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齐秦《狼》)
《狼》流行的年代正值20世纪八十年代,处于从匮乏走向丰富阶段的物质生活让位于乐观、激昂的精神生活。流行歌曲和诗歌是人们的宠儿,人们把耳朵贴近收音机,聆听歌手的演唱和播音员的诗朗诵。人们在操场和广场上,谈论心仪的歌手和诗人。又在斗室和车上,学唱流行歌曲,抄录令人脸红心跳的情诗……
大多数人还是羞涩的,当众演唱流行歌曲,有可能被人指责为不正经。但诗歌则是隐秘的,朗诵也是轻声的,更适合人们交流情感和思想。听说谁会写诗,人们就会竖起大拇指,投去羡慕的眼光。更多的少男少女拿起笔杆,摇动阳光或细雨,在稿纸上写下分行的文字作为情书,没准儿还会署上一个笔名,郑重地寄给远方的恋人。人们因诗歌而泪流,又因诗歌而发狂。
就在那个年代,有个东北小伙也爱上了诗歌创作,但他却不愿意别人称呼他为诗人,“每当有人把我称为诗人,我恨不得把手伸到对方腋下咯吱咯吱——我认为是对我的挖苦”。话虽这样说,只能显示他是个固执的人。他肯定认同齐秦在流行歌曲中塑造的《狼》的形象,遂以英文狼(wolf)的中文译音——卧夫为笔名,他还曾经自嘲道,初生是人,异化为狗,落荒成狼。诗人卧夫这不是在贬低和作践自己,而是借鉴“狗眼看人低”的说法,进一步得出狼眼看人则能看到骨缝里的尖锐和深刻,进而反观人生。
“你说,石头一定养在水里才最好看/于是,我把石头养在水里/用的是透明的水。我等着石头开花/石头有海的味道。我躲在月亮底下/用这些被腌咸的石头越来越安详地感化自己/身边有一条蛇。但我不想把音乐破坏//你说,你在和自己打赌/于是我也和自己打一个赌:我赌你赢/我因此成为烈士。我很可能再也不怕疼了/今天比昨天明显短了一截/这是我剪掉了一些橄榄枝/这让我忘记了从心脏到边疆的距离//世界多么美好。我们的世界/有会说话的石头,还有剪刀和布”(卧夫《石头、剪刀和布》2011年7月20日卧夫制造)
石头一定养在水里才最好看,谁说的?哪怕全世界都不相信,诗人一定会信的,这不是痴情是什么?诗人养石头用的是透明的水,像心灵一样透明,这当然需要耗费心血了。等着石头开花,这不是妄想是什么?诗人信的。石头有海的味道,说明石头来自于大海,有大海的胎记和烙印。诗人躲在月亮底下,喜欢静静思考,不喜欢阳光下的人们打扰。用被腌咸的石头感化自己,之前用透明的水养石头,又没有放盐,怎么会腌咸呢?显然是诗人的眼泪掉了进去,且量只多不少。读到此处,感觉石头像一种被岁月之手尘封的爱情。诗人身边有蛇,蛇在伊甸园曾诱惑人偷吃禁果,诗人认为清水养石头不错,类似于养心,清心寡欲,这样的时光如音乐一样流过,何必打破?诗人心中的那个人在和自己打赌,赌什么呢?当然还是赌石头养在水里是否开花?岁月的长河中沉淀的爱情是否会有结果?诗人也效仿着和自己打赌,认为对方说得对,对方赢。诗人甘愿牺牲,成为烈士,在爱情中也就无所谓受伤,无所谓疼痛。诗人放下石头,拿起剪刀,像对付布一样,借死亡之手剪掉一些橄榄枝,打破和平或者僵持局面,尽管今天比昨天短暂了,没法享受同等的时光待遇,但是却因此让诗人忘记从心出发到达远在边疆的爱情的距离,因为心死过一回后大胆突围,世界才变得美好。这样的结果来自于沉默的石头似乎开口启发诗人,只有行动起来,才能让爱重新启动和循环不已,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不分胜负,不分彼此,合二为一……
2020.7.11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