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青岛淘书记# 之191——签名与读书下酒
与廉叔约好,七点到旧书摊。我捎着胶州文史资料十八辑——《胶州农业税票二百年》,请廉叔给我签个名。这是他利用自己多年淘的老资料编写的专辑!
我到刘老板的书摊时,廉叔已经到了,问我写什么,我不想多麻烦,只需签名即可,廉叔很爽快的签名。这是胶州的名人给我签名的第一本。
我看好刘老板书摊上一个盒装的书,这是王受之的三本书,翻翻是有关建筑方面的。王受之,中国史论专家,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终身教授。

今天新来了一个摊主,据说是二十多年就卖书了。现在退休了,正好出来摆摊。我选了他的一本《胶县文史资料第一辑》,还有两本早年漫画集,一本木刻集。

王叔的书摊上,我淘了一本《品书奇言》,是朱熹等五人的有关读书的奇思妙语。廉叔给我签名时,建议我淘书不能任意,应该有自己的爱好与专题,比如他自己就爱好淘解放前的各种老票据等。面对前辈的忠言,我连连答应。其实自己喜欢淘书,主要是自己想读,对有关书的一切文字都有兴趣,比如读书、淘书等各种书话书籍,自己喜欢早年的杂志,也是想多发掘点前人与书的陈年旧事,有机会也可以写一写。而这本书,正合我意。
1.关了门,闭了户,把断了四路头,此正读书时也。——朱熹
记得前人喜欢“雪夜闭门读禁书”,而真正的想追求学问的读书,须如此一心一意,排除杂念啊。
2.江沁,济阳人,年少时家中贫穷,白天干活,以换取衣食。“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夜晚读书,点不起油灯就拿着书登上屋顶,就着皎洁的月光读书……
3.宋代学者苏舜钦在岳父家做客,每晚读书都到深夜,还能喝掉一斗酒。读《汉书.张良传》,读到张良与同伴用大铁锥袭击秦皇车驾这段,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到张良说:我与主上相会于陈留,这是上天让我辅佐主上的。再次拍案感叹说:“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岳父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足多也。读书人应当有这样的豪放气概啊!啊,读到这儿,我不禁找出专门到红高粱家乡淘回的那个酒碗,想深夜读书时倒上几碗……
3.2万人阅读
10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1 104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11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