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小记# 【柳浦访旧录】乙巳11(访书时间20250315)
阴雨连绵的天气,在古城,接连不断已有四日,今晨依旧。这雨,不似夏日里的滂沱骤雨,倒像是雾气一般,把人、把树、把楼房、把古城以及古城的一切都漫天漫地地笼罩在里面,湿冷异常,所谓春寒料峭,大抵如此。

“鬼市”照旧准点开市,只不过随着时节推移,开市时,天早已亮透。
行市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天雨不卖书。倒不是因为有什么禁忌,玩书的人都知道,书之厄有四,“水、火、兵、虫”,你瞧瞧,“水厄”位列榜首。所以,WN和W两位老板今日没有出摊,G老板言行一致,他上周六就说今日会因雨宅家,Y老板勇敢出摊了,带了2套礼品书,塑料袋套了2层,雨水不侵,但我却怎么都提不起兴趣,他从胸前小挂包里掏出一张老毕业证书,被透明塑料袋罩得严严实实,觉着可玩,遂成了我今日地摊唯一的一件收获。

书店区在今天这种天气状况下,便体现出它的优越性了,不仅人与书均不受风雨侵扰,而且更容易增进人们的交流,毕竟逛完了“鬼市”地摊,有此避雨之处,相互聊聊所得物件,再说说掌故见闻,不啻是轻松惬意的。

XP老板今日上货寥寥,拣得一册《翦拂集 大荒集》,人文社1988年一版一印,印数仅5230,它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原本选印”中的一种,出于好奇,想通过百度AI试着去了解一下这套原本选印共出了多少种,给出的结果竟然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原本选印出了多种,但具体数量未知”。本以为XP店里今日收获仅此1册了,又见XP老板把今日“货囊”倒个底朝天后,掉出的最后一册书是《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我随手就接了过来,书的序言是大先生的弟弟周建人先生所作,序言的末句是“今年是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俞芳同志的回忆录《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是对鲁迅的最好的纪念”。瞬间,我的脑海里闪过一念,就是在3月12日访书所得的3枚书签也是“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物件,那就把俞芳的这册书带上,和那3枚书签一起做个伴吧。GB老板很好奇我为啥会买下这本书,我和他说明了缘由后,也很好奇他今日怎么不带货?也不看店?他说,带了一箱子书,被Z老板一枪打走了,而且还是打的“闷包”。说完,他一脸轻松和得意。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这首歌曲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不一定熟悉,但对我们这代人来说,不敢说家喻户晓,至少算得上是耳熟能详的。它是由刘欢演唱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曲,该剧不仅有爆款的收视成绩和全民热度,更是中国第一部全程在海外拍摄的电视剧。今天HY店里出了一册《飞越太平洋》,就是一部讲述《北京人在纽约》幕后镜头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的原著和电视剧都看过了,这么多年过去了,留在记忆里的剧中人物就只有王起明和阿春了,还有一个镜头,王起明穿着黑色风衣背对观众,阿春戴着墨镜,一件宽大的披肩裹着上身,果决的转身离去,因为当年看的是黑白电视,以为阿春的披肩是灰色的,直至现在才知道是红色的。所以,当我第一眼见到《飞越太平洋》时,就毫不犹豫的攥在手里,好像手里握着的不仅是本书,还有自己青春的回忆。
淘书,有时会有一种奇妙的体验,就像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感觉。在拿下《飞越太平洋》之后,一本“跟很”着一本的冒出来,“跳”到了我的手里,先是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的《陶说》,接着是作者签赠本《戏剧意象》,最后是《桂林村史资料(第一辑)》。

PJ老板今天带了满满两纸箱的书,书友们“杀”得不亦乐乎,我也参与其中,最后只留了一册英文原版的精装小册子《The Story of One Hundred Great Composers》,中文名应该是《一百位伟大作曲家的故事》,1943年初版,红色封面,书脊烫金压印书名和花纹,约64开的开本愣是被烘托出鸿篇巨著的感觉。

是夜,书友TT发来图片,是其上午所得两方闲章的印蜕,均是朱文,一方为“此情风月知”,一方为“但求四季常新”,依稀记得,“四季常新”刻于昌化鸡血,而“风月知”所刊印材却说不上来,大抵是自己眼力浅,所知甚少吧。

写下上述这些文字时,户外,大风正横冲直撞,高大的香樟摇头晃脑;风,还钻进各种缝隙,呜呜作响,凄厉中带着几分神秘。妻办事归来,递过一杯温热的小黄油拿铁,双手团握住杯子,对着电脑屏幕上的这篇文稿,呷上一口,浓郁的黄油香,带着一点爆米花香气,无比满足!

2025年3月16日下午 狂风呼号中 补记
8269人阅读
6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69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1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