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孔网捡漏故事# 年后的第一个周末,古玩市场还没回复到节前的热闹,摊位上没几个人,摊主们也没了往日喧哗的吆喝声。我逛到一个角落,看见一个带着鸭舌帽的老头儿,摊前摆着些旧物件,木雕、铜钱、瓷碗、老照片,乱七八糟堆了一地。我蹲下来翻了翻,突然瞥见个黑乎乎的木雕觉得好玩,木雕上挂满了灰尘和绿锈,老头儿看我盯着这物件,随口说:“一个数拿走,家里老人留下的,我也不懂。”
我拿起来掂了掂,手感沉甸甸的,翻过底部隐约有几个模糊的字,像是“乾隆年制”。我心里一动,表面不动声色,随即伸出五个手指还价:我也就是觉得好玩。”老头儿犹豫了几秒钟说:“行吧,放着也占地方。”
付了钱,我赶紧把宝物揣进包里,心里直打鼓。回家后,我用软布轻轻擦了擦全身,绿锈下露出些原木色,底部的字也清晰了些,果然是“乾隆年制”。我上网查了查,也没查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今天把它传到网上,让孔网们给定个价,如果价格合适就出手了,不行再放放,百年之后肯定值几个打醋钱💰留给女儿也是个传家宝。
我拿起来掂了掂,手感沉甸甸的,翻过底部隐约有几个模糊的字,像是“乾隆年制”。我心里一动,表面不动声色,随即伸出五个手指还价:我也就是觉得好玩。”老头儿犹豫了几秒钟说:“行吧,放着也占地方。”
付了钱,我赶紧把宝物揣进包里,心里直打鼓。回家后,我用软布轻轻擦了擦全身,绿锈下露出些原木色,底部的字也清晰了些,果然是“乾隆年制”。我上网查了查,也没查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今天把它传到网上,让孔网们给定个价,如果价格合适就出手了,不行再放放,百年之后肯定值几个打醋钱💰留给女儿也是个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