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日记# 旧书还有“全新”,还无条件退货?
自古以来,卖旧书只有“品相”,所以才有“十成品相”“如新”之类的形容。
二手就是二手,塑封没拆、八角尖尖,它也是二手。品相如新,是因为保存的好。一本书,在库房或家里的书架,保存成八品以下,跟保存成十品,成本是不一样的。
可以说,一本书,品相越好,保存的成本越高。
但孔网目前的制度,你保存的品相很好的一本书,塑封没拆,八角尖尖,它给你按“全新”。这个“全新”,可以让买家“无条件退货”。
一本花费极大成本的、品相极好的书,就因为买家“无条件退货”,拆了塑封、运输过程中弄成八品,买家承担多大责任呢?
对于卖家来说,没有任何过错的一次发货,只因为买家“无条件退货”,来回运输过程的风险都加到了卖家这边。
这公平吗?
讲道理,越是品相好的书,才越不应该“无理由退货”。因为品相好的书是稀缺的。在大家尤其挑剔品相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八品以下的书,如果不是内容特别稀缺,基本卖不掉,跟废纸一样。
不知道孔网为什么这么仇视品相好的书,给品相极好的书,要增加那么大的风险。要鼓励买家不负责任地破坏品相好的书。
尤其是那些无店铺、无货源的二道贩子,本身已经不承担店铺、货源的成本,现在连保护品相的成本都不承担了,孔网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才能制定出偏向这种无货源二道贩子的制度?
要不然,你就把这种本来是“如新品相”“十品”而被“无条件”退回来变成九品以下的书,由你孔网收购。
自古以来,卖旧书只有“品相”,所以才有“十成品相”“如新”之类的形容。
二手就是二手,塑封没拆、八角尖尖,它也是二手。品相如新,是因为保存的好。一本书,在库房或家里的书架,保存成八品以下,跟保存成十品,成本是不一样的。
可以说,一本书,品相越好,保存的成本越高。
但孔网目前的制度,你保存的品相很好的一本书,塑封没拆,八角尖尖,它给你按“全新”。这个“全新”,可以让买家“无条件退货”。
一本花费极大成本的、品相极好的书,就因为买家“无条件退货”,拆了塑封、运输过程中弄成八品,买家承担多大责任呢?
对于卖家来说,没有任何过错的一次发货,只因为买家“无条件退货”,来回运输过程的风险都加到了卖家这边。
这公平吗?
讲道理,越是品相好的书,才越不应该“无理由退货”。因为品相好的书是稀缺的。在大家尤其挑剔品相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八品以下的书,如果不是内容特别稀缺,基本卖不掉,跟废纸一样。
不知道孔网为什么这么仇视品相好的书,给品相极好的书,要增加那么大的风险。要鼓励买家不负责任地破坏品相好的书。
尤其是那些无店铺、无货源的二道贩子,本身已经不承担店铺、货源的成本,现在连保护品相的成本都不承担了,孔网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才能制定出偏向这种无货源二道贩子的制度?
要不然,你就把这种本来是“如新品相”“十品”而被“无条件”退回来变成九品以下的书,由你孔网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