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絮语# #甲骨文#
#超新星#
#有新大星并火#
碎片化磨墨,也边刷手机,写不完,砚台墨池就每天积累,夏天残墨自然有味道,所以通过磨新墨掩盖味道,前晚将大嶝金文写大字的想法做出来后,昨晚又继续写甲骨文大字。本来要写集契文给岛主的,后面又改变了写甲骨文合集11503反+6063。
两片刻辞记载当时肉眼可观察的超新星爆发的天文现象,这个不是想看就有的,如今可以助科学仪器观测。
已经有李政道等科学家,不同领域跨学科学者论证这一超新星爆发的甲骨文记载。
如:1987年,南京大学天体物理研究院的汪珍如教授,通过天文观测,发现在天蝎座α心宿二附近有超新星爆发的残留,时间就在公元前14世纪,与这片卜辞的记载相吻合。
写大字,我也只是用大的笔,大开纸张,残墨放大写甲骨文,尽量忠实原刻辞的字形字体。就是放大写,甲骨文断代有好几项要素,字形字体也是其中断代辅助依据之一,分期分组。
有同好几次指出甲骨文这样写不对,我也困惑了多年,还有就是指出字没金石气,虽然这几年也收藏购买大量金文甲骨青铜器资料,包括全形拓原拓片等殷商珍贵石磬铭文拓片等,每天云看青铜器,但依然写不出来,即时有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还是没办法将字写抖索。
每次查资料,网上有文章了,还是会按图索骥去孔网找原期刊,再阅读,再按后面引用的期刊再买新的研究文章。
可能自身原因,还是喜欢纸张书,缘于高中之前没有课外书,之后挤伙食费购买,工作后更是月光买书,即使有二娃后,更变本加厉。快件堆积如山不为过。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等下会继续买书,有关甲骨文兕字,已有多位跨学科学者论证,并看过兕头骨刻辞实物后,才定音为兕就是当时的圣水牛。
从给甲骨文里的动物画插图,从小臣艅犀尊开始画,当时查到的资料兕字是犀牛。所以陆续画了多年,也画成手卷,幸好可以用题跋来补充。
推翻之前已有的印象知识等,是很有意义的事。
但买书的账单又是沉重的。
想到举债买书,又想起之前听人劝放弃了利簋铭文的拍卖。错过的书画,之后就会不断念想,虽然这十几年也收藏了自认为很重要的藏品。
书呆画迷鹤痴金石癖。

​​
2.4万人阅读
8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85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1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