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旧书# 假期中,偶得地摊一本烹饪技术书油印夲,因无封面及版权页无从考证其出版时间等,但阅读内容知其是关于川菜制作的内部教材。参考其他资料,得知其为1963年成都市饮食公司拔训练班所编烹饪技术学习资料。
初得此书,品相斑驳,书角褶皱,封面封底荡然无存,首页,尾页均有缺失,只有线装+油印告诉我此书的大致年代。
读其“四川菜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深望继承和发扬祖国烹调遗产的学者同志们,在发展和创造过程中必须严肃地、慎重地对待这一工作,只有进一步从色香味形、丰富美化体现它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使四川菜增辉放彩(才能)才能防止走向标新立异的粗制滥造”,影响和损害川菜的优秀传统和艺术价值…",深感此书作者良苦用心。六十年代尽管物质生活条件还很贫弱,但“民以食为天”,人民始终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川菜,就是其中一个名符其实的载体。
当年的书作者还在吗?我不得而知。人类文明代代相传,书籍功不可没。 按照“补齐缺页,修复伤痕,加固美化”的原则,我查阅参考资料,打印了缺失的页码内容,没有封面就自己做,用不熟悉的线装方法修订出自己喜欢样子。花了大半天,一本残书就恢复“精气神”。读书、爱书,淌洋书的海洋,远离浮躁;书海与人海,老人与老书,读书与育人,只要与智者互动,书就会产生阅读价值。只有这样,才会古书不古,旧书不旧。
书亦如此,何况人乎?!…
初得此书,品相斑驳,书角褶皱,封面封底荡然无存,首页,尾页均有缺失,只有线装+油印告诉我此书的大致年代。
读其“四川菜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深望继承和发扬祖国烹调遗产的学者同志们,在发展和创造过程中必须严肃地、慎重地对待这一工作,只有进一步从色香味形、丰富美化体现它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使四川菜增辉放彩(才能)才能防止走向标新立异的粗制滥造”,影响和损害川菜的优秀传统和艺术价值…",深感此书作者良苦用心。六十年代尽管物质生活条件还很贫弱,但“民以食为天”,人民始终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川菜,就是其中一个名符其实的载体。
当年的书作者还在吗?我不得而知。人类文明代代相传,书籍功不可没。 按照“补齐缺页,修复伤痕,加固美化”的原则,我查阅参考资料,打印了缺失的页码内容,没有封面就自己做,用不熟悉的线装方法修订出自己喜欢样子。花了大半天,一本残书就恢复“精气神”。读书、爱书,淌洋书的海洋,远离浮躁;书海与人海,老人与老书,读书与育人,只要与智者互动,书就会产生阅读价值。只有这样,才会古书不古,旧书不旧。
书亦如此,何况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