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她的故事# 心事
刚过了五一劳动节,上班第一天,二女儿打来视频电话,说20号回来给马振英过80岁生日,她想都没想连忙慌乱的阻止:“不要不要,生日过不过没啥意思,来回折腾什么,钱都给别人了,浪费。”然后是一连串的老套陈词。从女儿工作以后,她常常用这种理由不让她们回家,80岁了,仍是这样。
又过了两天,还是女儿打来视频:“妈,我们已经机票订好了,20号到家,我弟说也是那一天回来,本想到你过生日前几天告诉你,怕你太激动睡不好,提前告诉你可以多开心几天,这样比较划算,呵呵……”马振英这会笑了,说了一句:“不想让你们再为我花钱了。”在她的心里,花钱多少代表孝心多少,她常常说的一句话是:“给多少得多少。”而不是付出多少得多少。女儿又说:“我们到家了你跟我们住酒店,给你好好洗个澡,干干净净过生日,饭店订好了,你什么都不用担心。”这下说到马振英心里了,她最怕洗澡,在儿子家洗澡她怕冷,洗一次感冒一次,一提洗澡就紧张,能推就推。听女儿说酒店不冷,虽有点忐忑,还是应允了。关了视频,马振英嘴上开始嘀咕起来:回来干啥,又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一想到这心里又纠结起来。想见孩子们,又不想他们在自己身上花费太多,天下母亲都是这样,始终在思念之痛和金钱花销的矛盾中生活着,26岁守寡至今,在她的认知中,手里有钱才是最安全的,一晃自己80岁了,还真没有好好过个生日,她宁愿自己忍受寂寞,也不愿麻烦孩子,只要他们相安无事就好。静下来想,反正孩子们都决定了,就这样吧,随即又盘算着几号去理个发,找找生日那天穿的衣服。
第二天一早,孙子给女儿发视频,说奶奶昨天晚上就把洗澡的换洗衣服找好了,一切准备就绪,就等你们回来去酒店呢。女儿那边笑得声音很大:“妈,还有好几天呢,不要着急啊!”“嗯,不着急,我先找出来放好。”随即斜了一眼多事的孙子。
中午,马振英小睡了一会,起来想回老房子看看,她拄着拐杖,弓着背,步履似乎变得有力多了,走到老房子楼下,遇见几个老邻居在树下正打着扑克,简单招呼了几声就上楼了。她没有直接打开老房子的门锁,而是敲了几下隔壁修老师家的门,修老师把她迎进整洁的房间里:“你怎么想起回来了?”“我来坐坐,和你说说话,小红他们要回来给我过生日,我又高兴又难过。”边说边坐了下来。“过生日是好事啊,你是担心大姑娘那边吧?”马振英还有一个女儿排行老大,老房子给儿子后大女儿始终耿耿于怀,怪怨马振英偏心,骑电动车十分钟的路程,竟然一年半没有来看过她,女婿更是离谱,面对面擦肩而过都不打招呼的,大姑娘两口子的冷漠,成了马振英的永远的心病,一想到他们就高兴不起来。“大姑娘不来就不来吧,没有那份心来了只会生气,我们要自己想开。”修老师劝慰着:“你看菊芳,老了没人管病了更没人管,儿子连句热乎话都不会说,见了面就训她。”菊芳是马振英以前的邻居,去年开始病情发展成尿毒症,一周透析三次,上个月初开始,菊芳连门也不出了了。想想的确如此,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事,自己要知足啊!马振英和修老师唠完自己的心事后,如释重负般地挺了挺弓着的背,一看时间快到饭点了,想着儿媳要回来了连忙起身告辞,老家的门锁也没开一下就一步一步转回儿子家去了。
一迈进家门,看见地上大包小包堆在冰箱一旁,媳妇说买的牛腩牛腱子,等二姐他们回来吃。边说边把切好的牛肉装在食品袋里放入冰箱冷冻室内。看着儿媳的操作,马振英欣慰地点点头,一会儿她从卧室里出来,把1000元现金交到儿媳手里,说:“你姐来免不了用钱,这些你拿着买菜买水果。”儿媳把钱又塞回给她说:“你的钱留着自己想吃啥买啥,姐回来你不用担心,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儿媳还是很懂事的,马振英心里叨咕着。
晚上,儿媳和孙子去看亲家母了,亲家母一个人住在不远的一栋民宅,心脏不好,老伴离世几年了,去年心脏做了搭桥,总是感冒,儿媳每天都会过去探望,要照顾两位老人实在太辛苦了,心里又嘟囔着。门关好,马振英把每天该吃的药吃好放好,慢慢挪动着脚步走进卧室,习惯性地靠在床头,眼睛眯着盯着电视机,播放的内容也没在意,即便女儿一再强调不用她操心生日之事,但脑海里仍然像走马灯似的旋转着:这趟他们回来又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他们也60多了,这钱留着养老多好……一会女儿视频里说过的话又响起来:“一辈子就一个80岁,为什么不过?别的不说,你这辈子吃过几道美食,钱给医生你不心疼,自己用却不舍得,不觉得对不起自己吗?”想到这,马振英随手关掉电视机,拔掉助听器,睡觉,薄被往上拉了拉,掖了掖被角,合上双眼不去想了。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楼下的洒水车,准时从远处的树影中缓缓驶近,边洒水边轻轻播放着《茉莉花》的曲子,清新,润泽,仿佛花香已沁入卧室每个角落,或许是心安了,也许是安眠药的作用,鼾声很快也随之响了起来……
5.3万人阅读
8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5 88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5
跃仔
2024-05-31
写的真好
回复 点赞
端木莲生
2024-05-31
大多父母都这样
青韵书屋: 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越老越能理解她老人家了。
2024-05-31 回复 点赞
1 点赞
章瀛月的小摊摊
2024-05-31
写的真好,温馨朴实。人老了,脑子不能糊涂,一定要一碗水端平,不然孩子们也难做。
青韵书屋: 谢谢老师!
2024-05-31 回复 点赞
1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