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不要做笔记# 《论语》日摘二
小时候读《论语》我们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如果我们的老师在叫我们背诵《论语》之前讲一讲这句话背后的故事,兴许读文言文就不是那么惧怕的事了。估计写作文也不会那么孔洞无味了吧。
接上回: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有子说:“为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很少。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来也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性工作,根本确立了,正道就随之产生。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些内容,大概就是施行‘仁’的基础了吧”
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的人,仁德是很少的。”
把有子安排在第一编的第二章里,可想有子的地位可见一斑,被称某某子的,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称老师或者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为子,比如《论语》中孔子、有子和曾子。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论语》是由曾子和有子的学生继续修订编辑,因此他们的老师自然也就是某某子了。
关于有子广为流传的故事: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十分思念他。因有子言行相貌像孔子,对他十分尊重。于是大家共同推举他当老师,尊敬他就象当年对待孔子一般。《史记》载:“孔子即殁,弟子思慕。有若状如孔子,弟子相与并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礼记·檀弓上》 【原文】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此两处引用两段话说明一下有子像孔子,有说孔子貌似孔子,有说有子言似孔子,如果仅仅因为状似孔子,众弟子因孔子去世思念老师就找一个外貌像老师的代替老师上坛授课,有子是孔子后期的学生,少孔子三十六岁,在他之前虽然三大弟子之颜回和子路去世了,但是七十二贤大部分都在,这种说法未免有点牵强,我更相信是有子的思想更接近孔子的思想,更全面的理解孔子的思想。
390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