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经典# 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战火纷纷,孔子五十多岁携弟子们仓皇离开故国鲁国,开始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艰辛之旅,从小就听过孔子周游列国,光周游二字就给人以风光之感,现下有钱人最流行的莫过于周游世界了,那在从前车马很慢的年代周游列国那也一定是件不得了的是吧,也从未细究。
偶得井上靖的《孔子》,初得时翻阅二十余页便长搁案头,井上靖是以一个身份低微的不为人知的小人物角度仰望的孔夫子,笔法倒是很新颖,但我内心并不太认可一个日本人所认识的孔夫子,总以为自己了解的恐比他还多。
今年陪小儿同读《论语》,方想起这本书。重拾读之,一气读完,方感自己的无知。井上靖先生用第一人称虚构了一位叫蔫姜的亡国逃难者,被夫子收留做了随从,他之所以化身为随从,或许是仰慕孔夫子,做不了他的学生哪怕做个随从能常伴左右聆听夫子教诲也好,也或许是作者的自谦,他本身也是饱学之士,但在圣人面前自己也只够是一个随从。就像子贡所说如果把他的知识比作一仞墙,那夫子就是万仞墙。
这个蔡国的亡国之民蔫姜,在他伴随众弟子服丧三年之后选择了做隐士,几分薄田聊以果腹,深山陋室,时常有崇仰夫子的追随者前来同他探讨夫子生前的只言片语,如有收获,每人都如获珍宝,情不自禁的高声诵读,我就这样随着这个叫干姜或者老姜的耄耋老者,听他时常反躬自省,每日回忆夫子与颜渊 子路 子贡等部分弟子周游列国的故事,方知夫子周游列国的艰难处境,也才略略理解《论语》中的“君子固穷”。
这本《孔子》就像是一盏灯,指引我走进孔子的故乡——曲阜,一切都那么偶然又那么凑巧,如果不是读完这本书如果不是刚好有个清明小长假,肯定也不会有这趟曲阜之旅,我决定带儿子远赴千里之外的山东曲阜祭拜夫子。虽然三天假期非常之匆忙,路上几乎花掉两天时间,但是真的不虚此行。我读过井上靖的《孔子》充其量算蔫姜的弟子,现在我们远赴曲阜孔庙祭拜夫子,可以算是夫子的弟子了吧。
从此我决定追随夫子,鲍鹏山老师和傅佩荣老师都说过,只要你愿意数十年如一日的就读四书五经,怎么着都会学有所成的,我愿意一试,学习经典,就从《论语》开始,近代大师顾炎武将每日读书之心得日日记下,终成流传后世的《日知录》,我们如果每天将自己读过的书也有所心得并记下,也许若干年也有所获得,我也想效仿先生,坚持记一记。
接下来每天读一点《论语》,读一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孔子家语》等,把傅佩荣老师和鲍鹏山老师喜马拉雅的每日讲《论语》学完,并记下心得。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不让经典文化断层,传承经典就从你我做起吧!
偶得井上靖的《孔子》,初得时翻阅二十余页便长搁案头,井上靖是以一个身份低微的不为人知的小人物角度仰望的孔夫子,笔法倒是很新颖,但我内心并不太认可一个日本人所认识的孔夫子,总以为自己了解的恐比他还多。
今年陪小儿同读《论语》,方想起这本书。重拾读之,一气读完,方感自己的无知。井上靖先生用第一人称虚构了一位叫蔫姜的亡国逃难者,被夫子收留做了随从,他之所以化身为随从,或许是仰慕孔夫子,做不了他的学生哪怕做个随从能常伴左右聆听夫子教诲也好,也或许是作者的自谦,他本身也是饱学之士,但在圣人面前自己也只够是一个随从。就像子贡所说如果把他的知识比作一仞墙,那夫子就是万仞墙。
这个蔡国的亡国之民蔫姜,在他伴随众弟子服丧三年之后选择了做隐士,几分薄田聊以果腹,深山陋室,时常有崇仰夫子的追随者前来同他探讨夫子生前的只言片语,如有收获,每人都如获珍宝,情不自禁的高声诵读,我就这样随着这个叫干姜或者老姜的耄耋老者,听他时常反躬自省,每日回忆夫子与颜渊 子路 子贡等部分弟子周游列国的故事,方知夫子周游列国的艰难处境,也才略略理解《论语》中的“君子固穷”。
这本《孔子》就像是一盏灯,指引我走进孔子的故乡——曲阜,一切都那么偶然又那么凑巧,如果不是读完这本书如果不是刚好有个清明小长假,肯定也不会有这趟曲阜之旅,我决定带儿子远赴千里之外的山东曲阜祭拜夫子。虽然三天假期非常之匆忙,路上几乎花掉两天时间,但是真的不虚此行。我读过井上靖的《孔子》充其量算蔫姜的弟子,现在我们远赴曲阜孔庙祭拜夫子,可以算是夫子的弟子了吧。
从此我决定追随夫子,鲍鹏山老师和傅佩荣老师都说过,只要你愿意数十年如一日的就读四书五经,怎么着都会学有所成的,我愿意一试,学习经典,就从《论语》开始,近代大师顾炎武将每日读书之心得日日记下,终成流传后世的《日知录》,我们如果每天将自己读过的书也有所心得并记下,也许若干年也有所获得,我也想效仿先生,坚持记一记。
接下来每天读一点《论语》,读一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孔子家语》等,把傅佩荣老师和鲍鹏山老师喜马拉雅的每日讲《论语》学完,并记下心得。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不让经典文化断层,传承经典就从你我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