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后藏书归何处# 我是专门捣腾古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多年前市场价二三十块钱一册的古书现在都是几百上千了,做梦都想不到,以前满大街的医药书,中医手抄本,冷门的唱本戏本之类,现在都成抢手货了,奇货可居。我多年的地摊生涯,古旧书籍价格就从来没跌过,每年都在涨,而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每年递增,而且现在资源枯竭,货难买,朋友圈一线货源也水涨船高,且生意人相当精,根本没漏可捡,有时还遭考棒棒,赔了不少进去。因为是刻在骨子里的热爱,再艰难困苦都坚持,后来上班的工厂倒闭。我就专注喜欢的事情,把地摊搬到孔网上,每年卖很多,也买得多,渐渐的藏书越来越丰富,其中不乏精品,孤本秘本。
我在废品站看到过民国名人的书,应该是当时捐赠给学校的,因为上面盖有学校和名人的藏书印,所以藏书捐给机构,最后都逃不过被打成纸浆的命运。
在民国战乱纷飞的年代,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等众多仁人志士,把好书齐聚上海,最后也逃不过日本鬼子的炮火,纸片满天飞。
所以我觉得人老了,藏书如果儿女喜欢,就传承下去,如果后人不喜欢,就流入市场,放在真正喜欢的人手里,绽放它的光芒,体现它的价值。
我在废品站看到过民国名人的书,应该是当时捐赠给学校的,因为上面盖有学校和名人的藏书印,所以藏书捐给机构,最后都逃不过被打成纸浆的命运。
在民国战乱纷飞的年代,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等众多仁人志士,把好书齐聚上海,最后也逃不过日本鬼子的炮火,纸片满天飞。
所以我觉得人老了,藏书如果儿女喜欢,就传承下去,如果后人不喜欢,就流入市场,放在真正喜欢的人手里,绽放它的光芒,体现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