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小记# 学习《傅佩荣讲道德经》,他最推崇的是王弼本和帛书甲乙本,我也跟着买了一本王弼注解的《道德经》,第一篇就难住了,文言文解文言文,出自一个只活了二十多岁的年轻天才,无力感加剧,也许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可能都不会翻看一次任何一本老祖宗传下来的经典,但是绝对不影响快活过完一生,有时候我也在疑惑,为什么给自己找难题呢?都是短暂一生,由着自己的心活吧!既说到王弼,就先对他有点了解吧:王弼(227年~249年),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人。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
弼明察聪慧,爱好老子,通辩能言。”曾任尚书郎,文名盖世,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 《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 四部。 其中《老子指略》 《周易略例》是王弼对《老子》《周易》所做的总体性分析的文章。联合何晏、夏侯玄等同倡玄学清谈,清正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与钟会、何晏等人为友。
正始十年(249年),去世,年仅二十三岁,遗下一妻一女。唐朝时诏令历代先贤先儒二十二人配享孔子庙,其中就包括王弼。
弼明察聪慧,爱好老子,通辩能言。”曾任尚书郎,文名盖世,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 《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 四部。 其中《老子指略》 《周易略例》是王弼对《老子》《周易》所做的总体性分析的文章。联合何晏、夏侯玄等同倡玄学清谈,清正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与钟会、何晏等人为友。
正始十年(249年),去世,年仅二十三岁,遗下一妻一女。唐朝时诏令历代先贤先儒二十二人配享孔子庙,其中就包括王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