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的藏书专题# 诚诺一诺千金
积累学识

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为何更有教养?因为一个人倘若愿意拿出足够长的时间,拿出足够多的精力去体味书籍中的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以及哲理智慧的话。

久而久之,他就愿意沉淀自己,也更有可能性去审视自己,去反思自己,让自己变得理解、理性、清醒、克制、包容。

很多时候,我们正是因为不懂,所以才会说出一些没素质的话,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酿造一场非但没意义,还特别低级的结局。

也正是因为我们懂了,通透了,才能拿出包容的心胸,开阔的心态来面对人世间里的沉沉浮浮。

真正的教养,其气质在精神上,也刻在了骨子里。你会发现,当你书读得越来越多,就越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无知和愚昧,也越发地明白,积攒学识对于开拓一个人的眼界,提升一个人的格局,以及打造一种令人愉悦的教养有多重要。

这种重要性,并非是出于功利的,更不是为了满足一时的虚伪,而是为了让自己能够看到更大的世界,以及体验到生命那一份最初的本真和纯粹.
正如迪斯雷利所言:

“渊博的思想家每每嫌自己的学识肤浅。”生活里,知识越匮乏,学识越单调的人,说话往往越大声,做事往往越自以为是。他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喜欢一意孤行,不计代价地朝着自己满以为正确的方向走下去。自以为了不起,自己就算做错了,也还是对的。

然后,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死胡同,发现情况不对,便迁怒于人,甚至将错误归咎于时代、社会的不作为,以及身边人的唠叨和不安好心。

实际上,一个人的知识越贫乏,肚子里装的墨水越少,即便要他写几个字,说几句话,甚至要他将想要做的事情列个步骤,写份清单,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这些人说到底,只是想要在大众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罢了。年轻贩卖过酒肉生意的姜子牙,日子一开始过得很贫困。但是,即便困窘的生活让他免不了忍饥挨饿,露宿街头,但他还是一样凭借着个人的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精通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的天才。

直到七十二岁之前,他还一事无成,但一朝邂逅周文王,便辅佐他成功地灭了商朝,一统天下。人都有两种面貌,一种是肉眼可见的外在容貌,另一种也是肉眼可见的精神面貌。

诚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外在容貌,但是可以决定自己的精神面貌,正如姜子牙一样,哪怕年老色衰了,但他还是一样保持着旺盛的求知心态,保持着心不老,学到老,始终秉承信念感的心态。

这种心态,说到底就注定了他会拥有一种即便历经岁月侵蚀,但依旧葆有精神矍铄、不失风采的精气神。不得不说,这种精气神的来源,在于他拥有了深植于脑海里波澜壮阔的学识。

到了一定的年龄,你会发现,读过的书,都能够巧妙地进入到属于自己的灵魂空间里,化作思想的翅膀,找到生活的真谛,然后活出生命的精髓。

很喜欢德国作家格里美尔斯豪森在《痴儿西木传》里写的一句话:“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

及时地提升自己的学识,大胆勇敢地进行行动和实践,敢于试错,甚至不断地去试错,然后才能经历一番久耕不辍的努力,浇灌出生命的果实来。
422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