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之桐城太霞宫
在安徽桐城文昌街道境内发现一处道士集中埋葬地,其中有墓碑上刻有“太霞宫”三字,且在该处山谷中发现疑似古代建筑基址,进而怀疑该处为桐城道教著名洞天太霞宫的遗址所在地,笔者不揣谫陋,从地理环境和实物、史籍资料等入手分析探讨,并以此就正于方家。
该处地点位于文昌街道官桥村境内,东距桐城县城直线距离约12里,自桐城古驿道——西大路向龙井冲水库方向北行约三里进山,为栲栳峰余脉,山脚有一自然村庄,尚有农户十余家,地名“道士观”。自村庄继续山行五十余米即至一山谷,站在谷内面向来处,则谷口西南向正对栲栳峰,其余三面皆山,形成天然屏障,后山最高,约三四百米,两侧山高百米左右,沿山脚各有小溪,至村庄前汇合,成“二水合抱”之势。山谷纵深约500米,最宽处宽约200米,现开辟为茶园。谷中有高低落差约为2米的三级台地,边坡块石垒砌,为疑似建筑基址。山青水秀,山谷清幽,确为天藏地设的形胜之地。
在安徽桐城文昌街道境内发现一处道士集中埋葬地,其中有墓碑上刻有“太霞宫”三字,且在该处山谷中发现疑似古代建筑基址,进而怀疑该处为桐城道教著名洞天太霞宫的遗址所在地,笔者不揣谫陋,从地理环境和实物、史籍资料等入手分析探讨,并以此就正于方家。
该处地点位于文昌街道官桥村境内,东距桐城县城直线距离约12里,自桐城古驿道——西大路向龙井冲水库方向北行约三里进山,为栲栳峰余脉,山脚有一自然村庄,尚有农户十余家,地名“道士观”。自村庄继续山行五十余米即至一山谷,站在谷内面向来处,则谷口西南向正对栲栳峰,其余三面皆山,形成天然屏障,后山最高,约三四百米,两侧山高百米左右,沿山脚各有小溪,至村庄前汇合,成“二水合抱”之势。山谷纵深约500米,最宽处宽约200米,现开辟为茶园。谷中有高低落差约为2米的三级台地,边坡块石垒砌,为疑似建筑基址。山青水秀,山谷清幽,确为天藏地设的形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