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家乡的方言# 《农村现状小记》村庄里的生活总是缓慢而单调的。三餐四季,人间烟火在这里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早上四五点钟,天刚蒙蒙亮,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去地里除草,摘菜,打药,虽然都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但他们一生都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着土地为生。尽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儿女们也都在外看起来还不错,不让他们辛勤劳动,但他们闲不住,也不舍得让地荒废着,更不愿意给孩子们增加负担,能干的动就劳动一天。去年一个百岁的大爷还去锄地,给羊割草。
他们一刻也不舍得休息,自家地里收拾完了,有空余时间,就去给种花椒的人家摘花椒,按天按量计算所得,哪怕每天从早上四五点忙碌到十一点,下午顶着骄阳再辛苦几个钟头,哪怕在炽热的太阳下晒成黑炭色,哪怕手上到处都是划拉的血道子,哪怕手指甲掐的生疼,但一提到一天百十块的收入,还是高兴的合不拢嘴,逢人就会说上几句。他们不缺钱花,虽然没有城市里的退休金,但孩子们都还算孝顺,不时的给,经常的买,自己也很少消费,靠农田和劳作的收入积少成多的积攒着,可他们曾经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他们深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他们信奉“八十老婆门前站,一日不死得吃饭”的教条,只有日复一日的劳作才能带来幸福感,才会觉得有价值。也许他们没想那么多,只要有活就去干,有钱就去赚,非常的内卷。
他们的消费观是越便宜越好,谁去镇上五块钱买双鞋子,不出一天,一条街的人都知道了,都会去买同款便宜鞋。谁家的媳妇花几百给自己买件衣裳,也会成为炫耀的谈资,一方面数落乱花钱,一方面得瑟自己家的好媳妇。吃饭也是很认真的对待,再忙再累,一日三餐不会少,自己种的茄子黄瓜豆角西红柿辣椒一茬接一茬吃不完,地里的苋菜马齿苋红薯叶等绿叶菜应有尽有,面条米饭烙馍卷菜,不管什么荤素营养搭配,什么碳水脂肪蛋白,只知道换着花样,多吃蔬菜就好。
他们的生活方式看似简单,也有浑然天成的道理。他们没有高深的生存哲学和理论,但每天都在认真的生活着,每件事都在尽全力的做着,种地就勤快,让地多收获;干活就努力,不浪费光阴。他们中个别也有一些顽固不化的习性,爱说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啦,爱比较炫耀啦,爱占小便宜啦,但大部分都有庄稼人的朴实,勤快,重礼节和善良。这是这一代人的众生相和特点,是我们父辈的生活写照,也是当代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态。
3034人阅读
2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21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2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