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余烬》
(美)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 著
詹涓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甲骨文

✒️当一段历史被寥寥数语“盖棺定论”后,很多人由此失去了反思的机会。
也正因如此,那些雷同的悲剧才一再上演,往复循环。

越南,我们的近邻,在现代历史上一直追求着解放。
大部分人所知的是,他们打跑了法国的殖民统治,
然后又在我们的支持下打跑了美国,
给不可一世的帝国主义留下了深深的痛。
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段历史里隐藏的纠葛,摇摆,权宜。

当上世纪中叶美国掀起了一轮新的“民族解放”浪潮后,
年轻的胡志明受到了鼓舞,立志带领他的祖国走向这条光荣之路。
然而可悲的是,在他面前的是仍然沉浸在帝国余晖中的法国。
当自己那义正严辞的口号鼓舞了一个你不待见的远方穷人,
而那个人拿着你的话反抗着你的盟友,还希望获得你的支持时,
你怎么办?
美国的选择是,尽管是我煽动了你,但是我不喜欢你,不信任你。
我要继续帮着我的朋友,一起欺负你。
哪怕我的朋友不行了,我还是坚持我的偏见,继续欺负你。
这样很打脸,但这样是我根深蒂固的念头。

✒️越南由此从幻想中转而务实,开始不情愿地寻求邻居的帮助。
尽管他内心里无比讨厌和害怕这个邻居。
有多讨厌多害怕呢?
胡志明曾经说过,他宁肯再吃五年法国人的粑粑,
也不要让今后的越南永远闻着北面大哥的粑粑活着。
但现实永远是残酷的,你需要用理性战胜理想。

✒️这本书里,你会看到在短短十多年里,
一个小小的地方如何牵动着各方的神经。
参与到这段历史的国家,无论身在台前还是幕后,
无论知行合一还是言不由衷,
最终都或早或晚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利益永远大于主意。
当然,如何衡量利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这本书写到了越南战争前夕,但读者若是深入看过此书,
就已经足够理解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而现在,摆在一些国家面前的问题,根本上和当初的这些主角一般无二。
有些人想把一些国家变成当年的越南,有些人努力着维护昔日辉煌,
有些人高举正义的大旗,有些人选择务实的态度。
在我们表达支持或反对的时候,不妨冷静下来。
试着从过去的故事里,总结出今日的真相。
234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