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鉴赏——拜谒东王公图

拜谒东王公图,90年代旧拓,已托裱。原石发现于宿州栏杆镇,现藏徐州市汉画像石艺术馆。画面共5层,分天界、仙界、人间3部分。内容依次:北斗七星(天界),凤鸟,羽人,楼阁,拜谒东王公(仙界),杀牛庖厨舂米(人间)。
汉代神仙方士之说盛行,此图即其一例。东王公又称东王父,是西王母的配偶,在汉画中是长生不老和仙境的象征。欲求长生升仙者可以向其或西王母拜谒祈求,以获得升入天堂的途径和方式。
此图上窄下宽,下部呈石鼓状,以外形观之,当是鼓式祠堂内的山墙刻石
2480人阅读
2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6 26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6
德志
2022-07-04
当然如细观此图,似乎还能看出两汉思想史上的一些哲学命题,比如天人关怀,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等,此不赘述
回复 点赞
德志
2022-07-04
长生升仙者所求为不死,在汉代,非悠闲有財力者不能为。另,汉代推广牛耕,禁止杀牛,此图竟有杀牛画面。据此2点又可推测,墓主的身份当为不凡。(按:汉代祭祀先祖与神灵是可以用牛的,但用牛祭祀,是祭祀中最高级别(太牢级)的。此图中的杀牛画面当解读为拜谒东王公时所献的祭享)。
回复 点赞
德志
2022-07-04
长生求仙之说屡见于先秦及两汉典籍。在更为遥远的年代和异域(大约公元前三四千年),古埃及,巴比伦即倡此说。在出土的汉画像石、铜镜中的仙人(羽人)形象,不少长有高鼻梁。高鼻为西亚及以西人种(此图右上端的仙人即类高鼻深目的胡人),故据此可推想,长生升仙观念是否与西方有关
回复 点赞
德志
2022-07-04
为什么古人说天界的中心是北斗七星,而不说太阳?个人以为应从《论语·为政》说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辰(即北斗七星)居其所,处于所应处的位置不出位,既可指引方向,又不掩饰众星的光芒(太阳的光芒则太强,太阳一出现,众星被掩饰住)。这种对众星的平等与不干涉,反映了正宗儒家学说的一种高度和突破。
回复 点赞
德志
2022-07-04
然如仅视此图为拜谒求仙升仙,个人以为,尚不足以概括其全部外延。原因是画面的顶端刻有一北斗七星。古人认为北斗七星是天界的中心。在象征仙界的东王公西王母图案之上,很少刻有北斗七星图案的出现。此图顶端刻有北斗七星,意味着汉代人观念中的宇宙图式有了变化:即在人间和仙界之上,还有天界。
回复 点赞
德志
2022-07-04
汉代人长生升仙的途径有2种,一是通过自我修炼获得长生,如导引养生术;另一种是去仙界拜谒东王公西王母。汉代文献记载的仙境主要是昆仑山与蓬莱山。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去过仙境向东王公或西王母拜谒祈求,就可以升仙了
回复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