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愿得偿记

从我开始搜藏西文古书开始,就已经有了一个心愿,或者说是目标,那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拥有一本西文印刷书中最高等级的存在:摇篮本(拉丁语中性名词复数Incunabula,原意摇篮,转为各项事物的初期之意,嗣后又转为专指自公元一四五〇年代西洋活字印刷术发明后至一五〇〇年间印行的早期活字刊本。中文译为摇篮本)。
还记得那是一个午后,我在查阅书籍资料时不小心闯进了这片由古登堡开辟的禁苑之中,从此便再也无法离开。那些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古书时时出现在我的梦中。渐渐的,我不再满足于只在图片中见到它们,而是想要亲自拥有。
但是谈何容易啊,这些西书收藏领域最闪耀的珍珠,是多少收藏大咖追逐的对象。有过几次和珍宝失之交臂,怪只怪自己财力不济。
而慢慢的,随着自己对摇篮本研究的逐渐深入,我也不再简单地只追求随便一本摇篮本就行了,而是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我觉得既然需要花费这么多金钱,那就不能饥不择食,看到摇篮本就想买,因为子弹不多,可能只能打一两发,一定要打在点上。我觉得理想的目标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品相尽可能完整,当然要绝对完整是不可能的,毕竟五百多年前的东西了。
二是题材最好是神学之外的历史、文学、科学等领域。摇篮本诞生的年代,正是宗教热情最高的时期,而且印刷术的产生原来也是因为宗教上的需求,因此百分之九十的摇篮本都是宗教题材的。所以我不想要宗教题材,一来历史、文学、科学都是我感兴趣的门类,二来其他的题材物以稀为贵。
三是开本要大,最好还是古老的犊皮装帧的,这样一部大部头才气派嘛。
四是最好1490年前出版的。大家知道,从1450年第一部印刷书籍出现,到1500年出版的摇篮本中,绝大多数是在1490后特别是1495后出版的,越早数量越少。当然,早期摇篮本(藏书界的界定是1475年以前的为早期)价格高得离谱,不是我买得起的,所以1490年以前出版的就不错了。
当然,我也不敢奢求以上四个条件能全部满足,毕竟本身摇篮本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只要能碰上两三个就心满意足了。
三四年前,我在德国一家经常光顾的古书店闲逛,跟老板聊起了藏书,聊着聊着聊到了摇篮本,没想到老板也是其粉丝,更是财大气粗地收藏了好几本!老板炫耀地向我展示他的藏品,我羡慕地看着,轮到一套大部头的时候,我眼前一亮。这是一部三卷本1484年的《编年史》,作者是15世纪意大利圣马可修道院院长及佛罗伦萨主教安东尼乌斯(1388-1459),出版者竟是赫赫有名的科贝格Koberger。这个科贝格可是摇篮本出版界的大佬,著名的《科贝格圣经》《纽伦堡编年史》都是出自他之手。此书用的是古代德国喜欢用的猪皮+木板装帧,开本辽阔。我整个人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没想到我想都不敢想的竟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四个条件竟然都满足了。而且由于该书传承有序,几百年只换了有限几任主人,一直都得到大图书馆和名门的妥善珍藏,因此品相极好,不像其他我见过的摇篮本,都历经时代、战争等等的沧桑,这书除了封皮旧了点,内页极新,看来是极少有人翻看,看来是一直被当成宝贝供着。这样的品相简直就是奇迹!
我强按砰砰直跳的心情,马上问店长是否能割爱?同时在内心祈求价格不要超出我的承受范围。然而店长微笑着打破了我的幻想,他说这套书他暂时不想出手,而且就算要卖他也不想让它流出德国,这是他们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云云。总之我是没机会了。
只好作罢,但是从此以后每逢想起都心痒难耐:如此完美之物出现在我的面前却无法拥有,实在太难受了。不过这可能就是缘分吧,没法强求。搜书藏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事。
两个多月前,有一天邮箱里突然弹出一份来自店长的邮件。我心里一震,不会是…没想到真的如我所想,原来受疫情影响,古书店经营出现困难,所以店长终于松动了,愿意割爱,还能给一点小折扣!这真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不过这只是开始,要真正得到心仪之物还有一堆事情要做。首先要落实那一大笔书款,接着还要向德国文化部门提出申请、做鉴定、走一系列的手续,拿到证明后,凭证明再向当地海关申请许可……忙活了两个多月,终于把这部来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古书迎入书斋!真可谓好事多磨啊!今夙愿终得偿,是以记之。
3万人阅读
87人点赞
收藏 4 31 87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31
正在加载,请稍等...